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权威发布

基层医院信赖感正在流失 加剧大医院“看病难”

2011-04-19 10:49 来源:三九健康网 
近年来,因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设备落后等原因限制,海南各市县居民有个大病小疾的,都爱舍近求远奔赴大医院求诊,哪怕排队等上大半天也心甘情愿。这样一来,无形中造成了看病集中拥挤,加剧了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

“来省城看病的很大一部分患者来自省内其它市县。”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多位医生告诉记者。业内人士称,这反映了三个问题:一个是越来越多的病人信赖省城的城市信誉品牌;二是如今的病人都希望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三是医疗资源的配置结构不合理,基层医院比较缺乏优质的医疗资源,如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

案例一:医疗技术水平成县级医院软肋

记者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童输液室里见到符小姐抱着感冒发烧的女儿坐在椅子上输液,两行泪痕清晰地挂在小朋友蜡黄的脸上。符小姐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三口特地赶在8点半之前赶来看病,“看病的人太多了,我早上7点从家出发,8点半到的医院,排在36号。在大医院什么都要排队,完成挂号、看诊、输液等程序一天都要过去了。”

像这样千里迢迢赶赴大医院看病的市县患者不在少数,看大病需要前往大医院,看小病同样也得找大医院。在许多市县患者看来,这实属无奈之举。符小姐说,刚满1岁的女儿在忽热忽冷的天气下受了凉,本想一般的小病就在当地医院治疗,不必来人满为患的大医院。但是在当地医院输了液、吃了药,情况仍然不见好转,反而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不得已,他们选择来到大医院就诊,“县级医院医疗技术不如大医院,这边有这么多专家,在这边看病也要放心些。”

案例二:优质医疗资源不足找“专家”难

由于优质医疗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市县患者的需求,造成患者去大医院看专家难,这也是目前“看病难”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陈大爷,刚做完阑尾炎手术。据陈大爷的儿子介绍,他们来自儋州的农场,他和前来照顾的母亲住在附近的旅馆,每日除了支付父亲高额的治疗费外,还要承担食宿等日常开销。他说,在这家医院花的费用,是在老家医院的至少4倍。

既然花销差距如此大,为什么不选择在当地医院治疗呢?谈及该问题,陈大爷无奈地说,“我们也不想大老远跑到大医院来,可是我们那的医生看不好。”陈大爷一个月前腹部开始有胀痛感,并伴有体温升高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为阑尾炎,需要动手术治疗,但是陈大爷一家对该结果仍存疑虑。为了能到医院找个好医生给看得明白点,他们来到了大医院。经医生诊断,确定是阑尾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折磨了陈大爷月余的病痛终于能了结了。

陈大爷的儿子承认,自己跟许多人一样,有这样一个心理:“大医院就是比小医院强。”他说,当地医院的硬件设施还算可以,医生也有不少毕业自专业院校,但他并不后悔把父亲送来大看病,“国人都是这个心理,就一个父亲,自己吃点苦没关系,只要能负担得起,花再多的钱也得给父亲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