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媒体评论

无知的谣“盐”起于贪婪的谎“盐”

2011-03-22 10:37 来源:三九健康网 

过去一周内,日本9级强震牵动着A股市场的“神经”。而在部分城市乍现“抢盐风波”背景下,以“云南盐化”为代表的盐业股遭遇“过山车”行情,令人惊诧。网民质疑:这波“过山车”行情是否存在异常波动?在其诡异的走势背后,究竟投资者在盲目跟风,还是有幕后“黑手”?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股价成交量齐异动

3月17日,随着“碘盐可防核辐射”“中国食盐将遭受核辐射污染”等传言的散播,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出现了碘盐“抢购风波”,各大超市、农贸市场食盐几乎被抢购一空。与此同时,A股市场有限的盐业股集体飙升。从15日的最低价12.83元,到17日的涨停价15.10元,云南盐化短短三个交易日大幅上涨近18%。同期,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最大波幅仅为3%左右。

随后的一个交易日风云突变。由于中盐公司及时回应保障供应,发改委紧急通知要求严打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盐业股纷纷“跳水”。18日当天,云南盐化出现逾7%的巨大跌幅。周末休市后,21日开盘这只风光不再的盐业股继续大幅下挫。

在股价大幅波动的同时,成交量的变化也透露出云南盐化的异动轨迹。3月15日,云南盐化成交量由前一交易日的2195万元猛增至9323万元。17日、18日两个交易日,成交量更达到惊人的1.1亿元和2.86亿元。

游资身影若隐若现

在云南盐化“冰火两重天”的行情背后,游资的身影若隐若现。网民“sara”质疑:浙江游资周二周三在股市大量买入云南盐化等个股,并在收盘后到浙江各地抢盐,随后又散布谣言,周四游资将云南盐化拉至涨停大幅获利。

数据显示:3月15日,云南盐化资金净流入1396万元,其中仅有488万元来自主力资金席位,其余均为游资席位。深交所公开的成交信息显示,3月17日买入云南盐化成交量排名前5名涉及浙江、江苏的营业部。其中浙江4家,江苏1家。这5家席位合计买入5100多万元,占云南盐化当天1.1亿元成交额的近五成。而这五家证券公司,恰巧都位于最先出现食盐抢购风波的浙江和江苏两省,其中不少有明显游资背景。

浙江证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当地证券营业部的调查发现,游资都是在高位时买入,第二天下跌时清仓卖出。虽然暂无充足证据显示以上几家证券公司是本次食盐抢购风波的幕后推手,但并不排除其他游资没有提前布局、推高相关股价、从中牟利的可能。在建议深交所对17日以前更多有异常交易的账户进行调查的同时,浙江省经侦总队也表示,如有举报并发现有进一步的证据,将第一时间开展深入调查。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管理层应对误导市场的传言,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操纵行为进行查处。放眼全球成熟市场,证券监管部门出手查处市场传言的事例并不鲜见。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严惩利用传言操纵市场、牟取暴利的不法行为,是建设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市场的必要条件。

39教您如何正确防核辐射:

39专题: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 如何正确防核辐射

专题: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 如何正确防核辐射

39专家:擅自服用碘片有害无益

39心理:核危机致食盐脱销 心理“辐射”更恐怖

39育儿:孕妈妈和胎宝宝都须警惕隐匿性缺碘

日本核危机引发我国抢盐风潮:

全国各地出现抢购食盐现象 卫生厅称碘盐难防辐射(图)

卫生部门回应抢购碘盐 称服碘盐无助预防辐射

发改委:严打造谣惑众哄抬食用盐价格等违法行为

中盐总公司回应食盐抢购 称确保市场供应 

国人抢购风潮回顾:

【抢口罩】口罩销量昨攀“非典”以来最高峰 一天卖8万个

【抢奶瓶】国内拟禁用双酚A奶瓶 玻璃奶瓶遭抢购售空

【抢日货】市民担忧新产品或遭核辐射 香港现日货抢购潮

【抢奶粉】武汉市民怕核辐射污染抢购日本奶粉 商家囤货提价(图)

【抢奶粉】皮革奶引发内地客抢购进口奶粉 港澳发限购令

(责任编辑:陈韶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