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稳健上行背后艰难的上市之路 大输液OTC齐头并进

2010-10-28 16:29 来源:三九健康网 

 文章提要:2010年6月4日,四川科伦药业五年三谋划,终于顺利地在深交所中小板块上市。有人形容,这个实力雄厚的企业在筹备上市的这条道路上,犹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般坎坷,而企业上市之后上股价一路上涨,上升通道稳健运行,备受业界人士推崇,更是成为了四川第一高价股。

上市之后业绩、股价一路上扬

2010年6月4日上市之后的科伦药业,股价一路攀升,其上市首日发行价就达到了83.36元,,直到当日收盘,科伦药业收报89.64元,上涨7.53%,荣登四川第一高价股,表现十分亮眼。截止至2010年10月26日,科伦药业的股价从未低过82.17元,更是在2010年10月8日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创出了124.88元的历史最高价。

根据科伦药业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达到82.93亿元。2010年1-9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8.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幅达21.32%;若第四季度继续实现前三季度的平均净利润水平,科伦药业全年净利润有望较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企业业绩上涨,股票同样表现亮眼。科伦在医药制造业内,标准行业市场市值排名6位,营业收入排名21位。根据科伦药业的三季业报显示,四川科伦基本每股受益2.1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8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2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57.30%。

观察四川科伦发行至今的股价走势图,即使四川科伦的股价在上涨过程中有所起伏,但是,行业人士均看好科伦药业,各大证劵机构最新研究报告更是推荐持有或者购买。同时,根据市场上的成交量而言,科伦的股票成交量并不大,据资料显示,在科伦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都被基金占有,使得该股的筹码锁定良好,因此,许多行业人士都预测,科伦药业的股价在后市仍然有走高的可能。

央行加息不影响,但斌博客公开看好科伦

2010年央行三度加息,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加息与科伦的负债情况,担心这对科伦的资金周转会造成影响,造成股价的下跌或者大波动。但是,事实证明,从央行第三次加息以来,科伦这个新股依旧保持上扬的走势,并未受到其影响,可谓是处变不惊。

而科伦产品结构的调整升级,让各大证劵机构都对其作出了不俗的评价,国金证卷、齐鲁证劵等多个公司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都推荐了科伦药业,更有不少机构建议增持股票。

在各大机构力推科伦的同时,还有一个身影跳入了大家的视线。那就是被业内称为“复制巴菲特最成功的中国人”、著名投资公司东方港湾的董事总经理但斌。

“对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先生印象深刻,直觉他有点像医药领域的‘任正非’或‘王传福’一样的人。刘革新先生和管理层在问答环节的表现非常精彩,我想如此精彩的纪要应该留在记忆里以便未来岁月验证。”但斌在博客中称,公司大量的超募资金值得关注,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一个股权激励非常到位的民营企业,资本投资回报率的概念董事长在调研过程中不绝于耳,因此这部分资金的运用效率,是公司留给投资者一定的预想空间。科伦药业治理结构合理和规范、管理层稳定和年轻化、业务发展条理清楚。

辉煌的背后看企业上市的艰难

而说起四川科伦这个上市企业,众所周知,它是目前国内输液行业中品种最为齐全和包装形式最为完备的医药制造企业,是大输液行业中的佼佼者,更是四川的龙头企业大家关注到的都是其上市之后的不俗表现。殊不知,企业上市的背后其实充满了艰难,三叩上市之门,屡败屡试,犹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般的坎坷。

用“一波三折”来形容科伦药业的上市之路一点也不为过,从国内主板到赴美上市,从海外红筹回归到中小板,科伦药业的上市谋划历经5年,辗转了三个板块。

早在2005年的时候,科伦集团就计划在国内主板借壳上市,但是,那时候由于刘氏家族未引进外部投资者,公司股权由家族包揽,造成了公司股权机构不符合上市要求,最终计划泡汤。

时隔一年,科伦药业在度施伎,2006年科伦药业谋划利用上海世纪创投公司在美国实现上市之梦,以此间接规避了股权结构的红线。在2007年5月底,上海世纪创投公司成功收购科伦药业100%的股权后,2008年1月,世纪创投与科伦药业的“美梦”并购因并未获得商务部批复。有业内人士透露,世纪创投对科伦药业所在行业的府监管态度不够了解是上市被迫流产的主要原因。再一次,企业的上市之路受阻。

连续两次的上市搁浅了,刘革新早前接受其他媒体访问的时候,就表示,当时的一篇文章《四问科伦》,上面记录着科伦在开拓市场之初受尽的冷落,遭遇的艰辛、经受的委屈是何等的难以言表。

但是,两度失败并未影响企业上市的决心。几年的筹备下,科伦药业决定在中小板块实现其上市之门。2009年增资扩股500万股,使科伦药业总股本达到8000万股,公司股本总数上升到2.4亿股。可是,科伦上市前的临门一脚也是风险重重,让大家为其捏了把冷汗。

2010年5月26日《人民日报》发文,直接点名通报包括科伦在内的11家上市公司,指他们不遵守环保承诺。而这些受“关注”上市公司如在6月25日和7月30日两个时间大限前完不成整改,将遭遇严厉惩罚。

面对IPO前这个突如其来的重创,科伦药业相关人员坦承,其所处行业为制药行业,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及噪音均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其下属所有生产基地均取得了污染物排放许可。在以前,已有紫金矿业、汕电力A等企业因为环保问题导致上市半路遭拦截,所以,大家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科伦三度谋划上市,这次会不会再次扑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