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昕:我国医院行政化评级制度弊端较多 发展医院多元化认证体系

2010-10-15 13:47 来源:三九健康网 

今年9月,临汾市人民医院在评为三甲医院后出现管理滑波,医疗质量下降等情况,被山西省卫生厅因为撤销临汾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医院资格。三甲医院在老百姓心中,意味着的设备,高超的医术,然而近年来,三甲医院医疗事故不断增加,从哈医大二院的天价药到中山三院售假药致9人死亡,三甲医院经历空前的信任危机,医院分级管理制度也遭到了质疑。

日前,记者从第四届中国医院质量大会上了解到,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已经初步完成《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制定工作,组建了卫生部医院评审评价专家库,卫生部新一轮的医院等级认证正摩拳擦掌。医联网记者独家采访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他认为我国医院分级管理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顾昕:我国医院行政化评级制度弊端较多 发展医院多元化认证体系
北大教授顾昕

我国医院评级是行政行为 弊端很多

三甲医院这个名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中国人喜欢把人和物分成三六九等,对于医疗机构也并不例外。自1989年,卫生部颁布《医院分级管理制度》以来,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被划分为一、二、三级,而每一个级别内又分为甲、乙、丙三等,于是产生了“三甲医院”、“二甲医院”等“中国特色”的名头。

顾教授认为,医院评级实质上是一种行政的行为,并不是完全按照医院的服务质量、硬件设施、医疗价格等客观因素来评,这是一种有失公平的认证。据记者了解,医院评级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其行政级别来划分的,在评选三甲医院时,省级医院比市级医院有优势,而县级以下的医院根本没有资格评选三级甲等。此外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也一定会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这条不成文的规定导致了很多医院寻思着与医学院校攀上关系,使医院能顺利晋升为三甲医院,提升其竞争力,保证医院的“客源”。

《医院分级管理制度》距今已经有21年,医院的设置与分级,初衷是保证城乡医疗卫生网的合理结构和整体功能。等级制决定了医院的地位和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形象,也导致了医院之间竞争的不公平,公立医院占市场70%—80%,而三甲医院又占其中的大部分。医联网(120link.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