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药界动态

上药拟发H股 投向五大领域力争明年6月前完成

2010-09-09 11:07 来源:三九健康网 

在整合上实医药、中西药业,成为上海国资旗下医药产业唯一上市平台后10个月后,停牌两天的上海医药(601607,前收盘价20.81元)又有了大动作,公司将发行H股募集资金投向5大领域。

在昨日的小型媒体见面会上,上海医药董秘葛剑秋表示。“我们争取保持此前重大资产重组的高效率,力争在明年6月之前完成H股挂牌上市。”

一位分析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上海医药发行H股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医药商业领域,随着国药控股(01099,收盘价30.70港元)H股上市,九州通即将IPO,上海医药感觉到了无形的压力。

发行H股募资80亿元

上海医药今日(9月9日)发布公告,公司拟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公告显示,此次发行的H股股数不超过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5%,并授予联席簿记管理人不超过此次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定价不低于此次H股发行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即不低于17.57元人民币,折合20港元。预计募集资金金额不低于80亿元,公司将于9月27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发行H股等议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昨日的董事会中,公司董秘人员也出现了更替。因公司工作分工调整,葛剑秋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聘任韩敏为公司董事会秘书。资料显示,韩敏出生于1977年,曾留学英国,获诺丁汉大学商学院金融和投资学硕士学位。其曾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工商业务主任、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风险控制部经理等职。与原董秘葛剑秋相比,韩敏曾在港企任职的背景,或是其走马上任的关键因素。

募资投向五大领域

根据上海医药的公告,此次发行H股股票募集的资金将投向五大领域。

一是境内外医药工业收购兼并。这其中,收购上药集团持有的抗生素业务资产,以实现现有医药工业业务的整合,形成一系列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另外,公司亦将积极寻求其他境内外具有战略意义的并购项目,力争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外延式扩张;

二是医药商业网络建设及并购。公司表示将通过自建或者兼并收购填补分销渠道空白点,形成以各地核心公司为区域运营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分销网络架构,并加快向全国市场快速发展。另外,公司也将增强对上游药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控制能力,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三是加大研发投入。公司指出,现有研发投入与国际领先制药企业仍有一定差距。未来公司将大力推进 “由被动创新向主动创新过渡”,“由技术创新向源头创新延伸”的新药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原料药和仿制药的研发投入;

四是建设企业信息系统。通过该平台可科学管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终端业务数据,有利于公司实现集中采购平台和营销平台,增强议价能力;

五是补充流动资金和优化财务结构。公司将让部分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进一步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上海医药董事长吕明方表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境内外医药工业项目的收购兼并、医药商业网络的建设和并购,以及加大研发投入等。“通过A+H股上市,我们真正成为一个双平台运作的市场化、国际化的公司,我们不是为了资金运作,而是希望切实把资金用于医药产业发展,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分析师称上药感到了危机

“虽然募资投向有5个方面之多,但主要方面还是发展医药流通领域。”昨日,上海某医药行业研究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国药控股在香港上市,九州通即将登陆A股,上海医药感觉到了压力。

据他介绍,国药控股是国内医药商业领域的老大,九州通排名第三,作为第二的上海医药必须有所行动。在商务部即将出台鼓励医药商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指引下,外延式发展是目前大型商业的必然选择。资料显示,在全国范围内,上海药业明显逊于国药控股。2009年,国药控股销售额达446亿元,而上海医药的销售额在300亿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上药系整合之后,上海医药一直在开拓医药商业领域。2010年上半年,集团设立全资拥有的分销零售平台“上海医药分销控股有限公司”(上药控股),以原来的上医股份为整合平台,全面整合医药商业业务。上半年公司医药商业(分销和零售业务)销售收入143.2亿元,同比增长24.37%,较2009年16.8%的增速大幅提升;毛利率9.10%,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比09年全年略高,也仍明显高于国内商业毛利率5%~8%的平均水平。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丁丹认为,未来2年上海医药的费用率还有下降空间。上半年收购广州第三大分销商中山医药,迈出商业领域全国扩张第一步,与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多家地区分销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框架协议。而工业领域并购也有望开启。

(实习编辑:廖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