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中成药进出口总额达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3%。但一些进口国政策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201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正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中药进出口总额达到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额为9亿美元,进口额3.1亿美元。
上半年,中成药出口占中药出口总额的12.9%,累计进出口额达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出口额1.2亿美元,同比增长17%;进口额8391万美元,同比增长7.3%,中成药出口同比增幅低于进口同比增幅的趋势在今年上半年得到了扭转。
东盟出口快速增长 中东市场大幅下降
上半年中国出口中成药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加快,对中国香港、美国、欧盟等传统市场的出口也稳中有升。出口增幅较大的国家为印度和新加坡;出口下降较大的国家为苏丹和瑞士。我国中成药主要出口地区仍是中国香港、印度、美国和日本,这4个国家和地区占我国中成药出口的53%左右,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印度首次成为我中成药的第2大进口国,主要是因为从中国进口“含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药品”数量同比增长了303%。
中国香港是中成药的最大出口地区,出口比例占全国中成药出口的34%,我国对该地区2010年上半年中成药出口为4000万美元,同比增长25%左右。我国内地对香港出口商品主要是“中式成药(商品海关编码为30049059)和片仔癀”,我国对香港白药出口规模不大,但上半年出口数量同比增长59%。
美国市场占我国中成药出口的6%,2010年上半年对美国中成药出口为690万美元,同比增长30%左右。对美清凉油出口表现突出,出口金额同比增长82%。
清凉油上半年全球气温创历史新高,具有防暑散热功效的清凉油出现热销态势。2010年上半年我国清凉油出口金额为811万美元,同比增长34%,主要出口地区为中东和非洲(出口额占65%)。其中,大洋州和拉美地区对清凉油的需求量分别同比增长811%和235%,欧洲和中东地区的需求量增幅也超过100%。
2010年上半年,我国中成药出口企业共有529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2家。国有企业仍为中成药出口主体,上半年出口金额达6674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占整个中成药出口的57%。因国有中成药企业及其产品具有较高的品牌信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独立的产品知识产权,以及比较固定的市场消费人群,所以,国有中成药企业的出口一直比较稳定。
(实习编辑:陈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