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应对新医改的必修课

2010-07-06 16:54 来源:三九健康网 

2009年4月6日下午,新医改方案出炉,若干项细则基本明确,这对医药企业带来哪些影响,企业该如何应对?

总起来说,新医改对医药企业销售渠道(比如代理模式)的影响现在尚不好判断,但是对终端的影响现在非常明确。医药营销将发生深刻的转变,也蕴藏着非常大的机会。

取消药品加成。

药企应对新医改的必修课

如果要取消医院卖药的收益,而国家又不能及时补充这一部分钱给医院,那么医院肯定要想办法,不论什么办法都跑不了从企业那里获得。到底有哪些方式现在还不知道,应该是各显神通、五花八门,可能的方式有: 1、各种名目的赞助; 2、要求企业注资参股医院。因为现在明确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先从经营不好的企业医院和部队医院开始; 3、要求医药企业担负为医院宣传拉病人或者请专家的市场营销责任。

基本药物。

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省级政府定采购价,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谁掏钱谁说了算,国家掏钱了就要严格管,况且这次对基本药物的“管”由于政治性很强,肯定管的很严,政府设租企业交租的空间不大。所以进了目录就要拼规模、拼成本、拼品牌,所以只有大的普药生产企业的大品种才能获利,规模不到基线的企业,产品进去以后可能更不好卖。到底如何还要看具体规定。

增设药事服务费。

医生处方药品收取固定费用,与处方上的药品金额无关。这实际上并不能斩断医生和代表的联系,只是减少了对代表的依赖。假如真的切断了利益联系,那企业就要完全转向学术推广。

医师多点执业。

医生多点执业有两种,第一是在多家其他医院执业,会把他的学术观点带到其他医院,专家的影响力发挥起来比以前更顺畅。第二是自己开业或几个人合伙开业(北京已经明确宣布),这里面有很多事需要外力来帮助,比如营销。另外,医生自由执业,不会主要靠卖药赚钱,那样医生自身价值会降低,肯定会选择用技术服务建立口碑,靠口碑增加病人,靠病人多逐渐提高服务收费,医生的关注点第一是安全性,第二是效果,第三是不让患者在药物上花很多钱(以便省下来做医疗服务收费),所以药品的可信度很重要,可信度来自于专业的推广。

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工人员可以充当医患间的“润滑剂”,帮助医师摆脱很多不应由医师承担、也做不好的事。医生只管治病,那么这些医务社工人员从哪里来呢?医院招聘还是第三方独立服务机构?不管是医院招聘还是第三方公司都需要钱,这部分钱很有可能落在医药企业的头上,退一步说,即便医院不要求企业出这部分费用,企业如果资源担负起这个责任来,可能是很好的营销手段。

规范基本药物使用。

制定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毋庸置疑,专业化学术推广会大行其道,恰逢其时。只要进入了指南,全国医生就要照此办理,影响深远。

减少公立医院比重。

国家将会采取多种产权制度方式去改革公立医院,其中一部分将转为民营医院。而首先列入改制、整合的会是国有企业办的、部队办的公立医院。私营医院增加,关系营销会失灵,药品销售同质化的拼价格、独家的拼专业化,把同质的产品策划的有特色是未来的方向和出路之一。

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

医疗卫生机构及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不但OTC可以面向患者,处方药也要加大对患者的宣传,只不过,这个宣传第一不能只顾了卖药,第二不能天马行空,而是要以“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公众合理营养,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为原则,要正规,要专业,要科普,不能等同于做保健品的会议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