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鸿武:基本药物制度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2010-07-06 16:30 来源:三九健康网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可以概括为“集中采购、定点生产、统一配送、微利定价、强制使用”,其中明确3-5年为一个阶段,以省或市为单位确定定点生产商集中采购;建立公立配送体系或定点医药公司特许配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如果该制度执行沿袭“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的做法,想必政策的不明确性、标准的不确定性和各地的探索将把医药企业带入另一个迷团。随着此制度的推进和实施到位,医药企业将会几家欢喜几家愁,细考生产、流通、使用中各不同环节面临的考验,基本药物制度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生产企业的奶酪

大型普药生产企业:品牌和规模将会使之成为定点生产的首选。政府对定点企业将给予优惠扶持将进一步的加强其品牌的建设;推进产品在农村和社区的深度营销。

耿鸿武:基本药物制度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区域龙头生产企业:以省或市为单位确定定点生产商,区域性的龙头生产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市场养企业。基本药物制度是地方发展本地企业的一次绝佳的机会,任何地方都不会轻易放弃。

外资生产企业:基本药物对经济性的要求,将使其定点生产的机会降低,但是不排除进入的可能。

其他中小型生产企业:将无缘基本药物的定点,以非基本药物保生存。笔者认为目前还不至于危及生存,毕竟基本药物只是临床用药的一部分,企业通过抓高端市场、特色新药和专科药依然可以走出一条发展之路。对于目前以普药生产为主而无其余特色产品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基本药物制度也许就是他们的丧钟。

流通企业的奶酪

大型医药商业公司:大型医药商业公司一定是基本药物配送的首选。其中区域性大型医药商业公司诸如北京、南京、上海、广州、重庆医药股份公司将更加具有优势,而诸如国药集团这样的全国性巨无霸商业公司在和区域性的龙头商业公司的较量中将不具有优势。但是由于配送范围、数量、手段等改变,也对大型商业公司的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快批医药商业公司:快批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为社区和农村等低端市场,而这一市场将成为基本药物实施强制性全部使用的范围,因此快批面临的冲击将是巨大的。而各地快批往往在配送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低端市场的基本药品供应将会被区域的龙头配送企业来取代。快批企业要发挥低成本运行的企业管理优势,完成新的转型,从快批到快配,才有机会分得基本药物的奶酪。

中小型医药商业公司:将无缘基本药物的配送,面临生存的挑战。走专业化的推广道路将是不二选择。

连锁药店:国家的政策补贴,基本药物零加价,将使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具有价格低和医保报销优势,药店的品种结构将会发生改变,品种结构的变化将改变其盈利模式。

医院医生、患者的奶酪

医院:在医疗服务体制改革不确定和国家补偿机制不明确的前提下,基本药物实行零加价政策,使他们丧失的是至少15% 的利益,因此医院不会主动、自觉自愿的使用基本药物,在使用中也一定会出现新的问题。

医生:基本药物的底价和微利, 使用基本药物就意味着没有其他的利益,如果非基本药物的销售中依然红包泛滥,想必作为人的医生是不会逃脱利益的诱惑的。虽然规定使用比例,可通过医生自己在处方时把握将是一个难题,靠医生把握还是靠医院把握值得探讨,医生要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必须在心理上完全接受基本药物,否则就会出现基本药物无效的种种论断。

患者:基本药物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政府的初衷,但是患者也许不会“买这个好”,因为患者在意报销的比例更甚于在意药品价格,在意产品的品牌更甚于产品的疗效;进口、合资药好于国产的,价格越贵药好等已经根深蒂固,因此需要做的工作是正确的引导,而丢掉了奶酪的医生和医院可以承担起这一重任吗?

(责任编辑:姚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