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市场变数太大,不少靠大媒体运作的产品败走麦城,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产品或企业开始崭露头角,甚至成为业内的领导品牌;许多做传统渠道的产品,悄悄转向服务营销,如八峰氨基酸、大连美萝、上海春之堂、易美青春态、椰岛鹿龟酒等,让人兴奋的是:他们转型成功了!
而一些以服务营销为主的直销企业,如中脉、夕阳美、大连珍奥、老山等通过建立专卖店的形式正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渠道,利用广告实施整合营销传播,也取得了非常成果。
我们还发现,越来越多的保健品企业、化妆品企业、医药企业开始试水直销,探索直销,甚至大手笔采用这种模式经营新品。人们都在谈论营销变革,谈会务营销、餐饮营销、运动营销、旅游营销等新兴的营销模式。
这些现象无疑给了业界一个强烈的信号:服务营销时代已经到来!整合直销浪潮已经空前高涨!
喜忧参半的整合直销
一面是金山,金光灿烂;一面是火海,欲罢不能。如围城一般,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一边是高速扩张,抢占滩头,圈定顾客,透支消费,其乐无比;一边是望洋兴叹,望穿秋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只能干瞪眼!
做腻了直销的人,挖到了第一桶金,想出来透口气,换换口味,于是迅速涉足传统渠道;做腻了大众化营销的人,想方设法把头削尖,拼命往直销里面钻,想以小搏大,完成原始积累!
直销大军浩浩荡荡,迅速火爆大江南北。不论是做保健品的,还是做化妆品的,或是做药的,都在谈论直销。
直销潮席卷而来,直销果真那么好吗?
笔者根据多年的悉心研究,发觉直销未必都能赚钱。当今直销如行走在钢丝上,步履艰难,稍不留意就会跌进万丈深渊!前赴后继、屡屡失败者不计其数。
整合直销缘何兴起
很多保健品经营人士都在感叹:现在的市场太难做了!竞争成本升高,渠道压力增大,大卖场、连锁店的贸易条款苛刻得难以承受,消费者的口味变得越来越复杂,难以适应。似乎什么都在改变,无法捉摸。
企业总是在谋求利润最大化,市场环境的改变往往催生着营销模式的变革。每一种新营销模式的诞生,必然有滋生它成长的土壤。以下就是直销产生的客观背景:
信息需求与传播不对等 传统营销模式采用的是标准信息,这些信息要求单一、准确、个性化,这样传播才有力度,消费者才能记住。可在实际操作时,厂家总希望把太多的信息都放在广告里全部告诉消费者。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特别是电视媒体上的广告。消费者有筛选信息的习惯,他们在决定购买时也希望掌握更多信息。因此,厂家与消费者确实需要面对面地沟通,但传统营销模式无法满足这种双向需求,直销模式中的一对一沟通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渠道成本进一步攀升 传统营销模式的渠道策略十分近似,都是通过经销商将产品分销到零售商。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应对渠道之间的竞争,零售商主要通过价格手段进行竞争,所获利润很难通过商品差价取得补偿。怎么办?只能向供应商收取各种费用。这样就必然使得渠道费用居高不下,甚至不断升高,这已成为采用传统营销模式的企业的沉重负担。
新产品营销风险增加 传统营销模式的典型手法是:通过大规模的零售覆盖面扩大销量,但需要花费大量的货物成本和贸易费用;通过高频率的广告实现新产品信息的传播,但需要大量媒体投资;通过促销活动实现终端推广,这又需要名目繁多的陈列费、促销费、促销管理费和促销员工资等;另外,其他地面推广活动也需要花钱,所以使得新品的营销风险在不断加大。
广告效果进一步打折 近年来,媒介广告价格在不断上升;运作媒体的手段和技术越来越复杂,无效广告比比皆是。广告成本上升,产品又多,时段(版面)又紧,大家都在挤独木桥,所以产品信息更难突出和有效传递。
不能满足健康咨询的需要 消费者需要厂家更关心自己,如提醒他们服用多长时间见效?产品作用机理是什么?没有效果可否退货?长期吃有没有副作用?服用过程中有不良反应怎么办?要想长期保持健康该怎么办?长期吃太贵,不长期吃又效果不好,有没有别的办法?你们除了提供产品还能提供别的服务吗?说白了,消费者需要有一个常年保健医生,随时随地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解决他们太多的困惑。而这一切,是传统营销模式无法做到的。
消费者需求与偏好变了 在所有变化因素中,只有消费者需求这个因素是最根本的,其他因素都是跟随它的变化而变化的。
为什么竞争成本升高?因为吸引消费者的品牌太多,每一个品牌都必须努力争取消费者,打动消费者,因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去竞争;为什么渠道压力增大?因为竞争对手太多,为了满足消费者“物美价廉”的心理,他们也在相互竞争,从而给制造商增加了难度,增加了成本;为什么大卖场和连锁店的贸易条款愈加苛刻?因为消费者有“喜欢买到便宜的产品或服务”的偏好,零售商不得不降价,增强竞争力,而维持经营所需要的费用以及投资所需要的回报,只能从供应商那里得到补偿,这又给供应商分摊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