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孟林: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情况介绍

2010-04-24 18:30 来源:三九健康网 

周孟林: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情况介绍
 
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孟林做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情况介绍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招商引资项目发布会。我首先代表大会组委会办公室,向各位介绍大会的有关情况。

一、 大会背景

由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国家15个部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承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等承办的“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将于2010年11月25-26日在四川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继国家有关部门与我省共同成功举办前两届大会后,由国家有关部门与我省共同主办的又一届高规格、高水平、大规模的国际会议。

前两届大会分别于2002年、2005年在四川成都举办,取得了巨大成功,全面展示和广泛宣传了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成效,促进了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树立了良好的大会品牌。其中第二届大会有4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000位代表参会,世界卫生组织和有关国家组团参会,会议围绕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通过了《关于建立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协调机制的倡议》,在国际传统医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会后,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定期定点在四川举办这一国际盛会。第三届大会原定于2008年举办,因汶川特大地震的原因,推迟至2010年举行。

 二、大会基本情况

本届大会以“中医药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围绕主题将重点举办创新与发展论坛、专题活动、中医药博览与药品交易三大活动。

创新与发展论坛是大会的主要学术活动,由特邀演讲、大会报告和主题分会组成。将邀请科技部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诺贝尔奖获得者作特别演讲;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作大会报告。主题分会将围绕当前中医药学术热点进行深入研讨,包括政府论坛、中医药学的现代理念与基础理论研究、中医药防治慢性疾病与疗效评价研究、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中药创新与产业发展、民族医药创新与发展7个分会。

专题活动侧重于产业发展,包括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对接等。国际合作专题活动由大会与有关国家和地区、有关国际组织共同举办,将以推动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邀请全球中医药、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研究机构等,围绕研究开发、产业合作等进入深入交流,力争促成更多合作。需求对接专题活动将围绕中医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介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及项目,发布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促进资金、人才、项目有效对接,加速成果转化、人才交流、项目融资。

中医药博览与药品交易活动与大会同期举办。其中2010中医药国际科技博览会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具体承办。将重点展示国家“十一五”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成效和重点优势中医药企业。第64届全国药品交易会由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医药行业内公认的最大、最权威的有关医药制剂及相关技术和服务的展会

三、 大会进展

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一是成立了有关组织机构,制定了大会有关具体筹备工作方案,为大会筹备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印发了两轮大会通知,开通了大会网站(http://www.icetcm.org)。三是开展了宣传联络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对大会进行了宣传。四是开展了大会贵宾和嘉宾的邀请工作,2001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K. Barry. Sharpless(夏普利思)教授等一批国内外贵宾和嘉宾已确定参会。五是开展了招商引资工作,收集和筛选了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制作了项目册,启动了项目推介等工作。

四、 大会特点

相比前两届大会,本届大会从内容、规模、活动组织安排等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规格高、规模大。参与主办本届大会的国家有关部门由上届大会的7个增加到15个,进一步提高了大会的规格。大会主席将由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担任。大会组委会主任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担任,副主任由各主办单位分管领导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由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凯先院士、2001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K. Barry. Sharpless(夏普利思)教授担任。本届大会预计参会人员为1500人,其中境外人员约150人。加上同期举办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博览会和全国药品交易会,参会人员预计将超过6万人。
二是各方重视,极具权威性。国家各主办部门高度重视本届大会,科技部召开了大会筹备工作会,召集各主办部门负责同志、国内中医药知名专家共同研究大会筹备工作,提出要通过大会举办,深入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相关工作的落实,力争促成中医药国际多边合作计划,促进中医药和传统医药进入各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学术界高度重视,王永炎院士主持召开大会学术委员会会议,审议学术工作方案,确定学术工作方针和原则。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等9个国内外知名的学会(协会)参与协办大会。四川省高度重视,要求精心组织策划,全力以赴做好大会各项筹备工作。

三是务实高效,紧密结合产业发展。与前两届大会相比,本届大会更加关注市场和产业发展,将通过大会平台,举办一系列活动,促进交流合作。在项目招商方面,我们已重点遴选了一批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推介,力争促进项目的有效对接,加速成果转化。我们也欢迎国内外相关机构通过大会推介发布项目,或参与项目洽谈,力争促进更多合作。在人才合作方面,大会将收集产业界、学术界等对中医药和生物医药人才的需求,并将人才需求信息向国内外发布,会议期间将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中医药、生物医药领域的人才引进、人才交流、人才培训等合作。在投融资方面,我们将邀请一批风险投资企业参会,促进风险资本与中医药、生物医药产业的深度合作。“2010中医药国际科技博览会” 将紧紧围绕大会主题,突出科技内涵,集中展示国家“十一五”以来中医药领域的新成果。“全国药品交易会”将汇聚近2000家企业,是医药行业内公认的最大、最权威的有关医药制剂及相关技术和服务的展会。

为做好大会筹备工作,四川将严格按照15个国家主办部门的要求,精心组织策划,热情周到服务,全力承办好大会,努力为构建全方位,高水平的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大平台作出贡献;并将以办好大会为契机,促进现代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四川地处中国西部,长江上游,是正在加速发展的资源、人才、科技大省。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驰名中外的“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和国宝大熊猫的故乡。“九寨-黄龙”、三星堆、金沙遗址、乐山大佛、峨眉山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享誉全球。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四川得到了国家和全国各省市的大力帮助,目前灾后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震后的四川已展现新貌。在此,我代表大会组委会热忱邀请国内外各界朋友,莅临美丽的蓉城出席此次中医药盛会,共商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大计,共谋现代中药产业大发展,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造福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医联网( 120link.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郎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