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药界动态

华润增持北药收官 医药产业第一阵营快速出现

2010-04-10 09:23 来源:三九健康网 

4月2日下午2点,北京国际饭店,北京市政府与华润集团正式签署了《关于共同发展医药产业和微电子产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代表分别是北京市副市长吉林和华润集团总经理乔世波。至此,华润集团增持北药尘埃落定。

与最初设想不一样的是,尽管会务等具体事务均由北药集团方负责,但北药集团高层并未出现在签约仪式上。整个签约仪式不到20分钟。出席签约仪式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以及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

华润牵手北药

华润与北药结缘始于华源重组。2006年2月16日,华润接手重组华源,相中的便是华源持股50%的北药股份和持股40%的上海医药。华润希望借重组为其正在努力打造的医药平台扩大版图。但最终华润与上海市谈判失败,华润不得不退出上药。由此,北药几乎成了华润打造央企医药平台的惟一选择。

资料显示,北药目前控股参股20余家企业,其中有双鹤药业和万东医疗两家上市公司。在医药流通方面北药集团旗下拥有北京市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北京医药股份,还有安徽华源医药、西安新西北双鹤医药、昆山双鹤医药、北京赛科昌盛医药以及上市公司双鹤药业控股的北京、长沙、云南等地的公司。

在北药集团此前股权结构中,华润集团持有50%股权,北京市国资委持有50%股权。华润集团并没有对北药集团进行实质性的经营管理。但相关人士透露,从2006年掌握北药50%股份后,华润就一直努力增持北药,但始终僵持不下,其阻力主要是来自北药方面。

可以想见的是,此次签约华润控股北药已成定局,而其增持的股份到底有多少,尚不明晰。坊间传言,这次合作最核心的内容是,华润旗下华润医药将100%持有北药股份。作为对价,北京市转持华润医药30%的股份。但当记者向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求证时,于明德表示“没听说这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华润集团与北京市政府签署的是《关于共同发展医药产业和微电子产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意指共同推动首都生物医药产业和微电子产业的快速聚集和跨越式发展,在京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和微电子产业基地,而非单纯针对北药集团。

据悉,北京市政府承诺,将为华润集团在京业务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和条件。华润集团将充分借助北京市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微电子产业,在市场、研发、人才、上下游产业配套,以及总部经济和国际交往方面的优势,加大对北京的投资力度。根据签署的框架性协议,华润集团的医药和微电子管理总部将落户北京。

记者了解到,微电子产业是北京市政府规划的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华润集团下属微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内惟一一家从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到晶圆代工全产业链的大型微电子企业。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在签约仪式上也表示,华润将充分利用北京的种种优势,“使北京占据中国微电子设计产业的中心地位”。业内人士推测,北京市政府有可能在北药集团问题上对华润让步,而获得其对北京市微电子产业更大的支持和合作。

集团军初步建成

签约仪式上,宋林称,医药业是华润重点发展的主营行业。自2006年华润接受国资委重组华源三九、打造央企医药平台的任务后,在大力推动医药产业发展的同时,一直希望能够整合有关医药资源,为振兴民族医药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华润医药核心资产的北药集团有可能成为华润新的医药平台。华润增持北药集团完成后将会超越上药集团,国内医药市场格局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数据显示,在国内药品消费市场中,华东占比40%,华北占21%,华南占16%。有证券分析师预计,2010年我国医药行业将实现销售收入92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4%;实现利润总额9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9%。

随着国资委努力推动医药产业整合,中央军国药集团和地方军新上药风头强劲。国药集团自先后将中生集团、上海医工院收扩囊中,旗下国药控股香港上市后,目前资金充裕,正在酝酿更大的资本运作。而新上药重组之后则呈现出“背靠华东,面向全国”之势。据悉,新上药医药商业销售规模位居华东和上海第一,分别占据上海52.6%和华东地区16.3%的市场份额。新上药曾明确表示,其目标就是超越国药。

据悉,今明两年,国药对销售收入的目标分别设定为800亿元和1000亿元;上药方面的规划是,2012年收入达500亿元,2013年过亿的品种超过35个,2015年收入达到800亿元。

国药集团和新上药集团不断的兼并收购显然刺激了华润集团。宋林称,随着新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实和医药产业格局的变化,医药企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北药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69亿元,在2009年中国医药企业500强中位列第三。而其发展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再造一个北药”,实现营业收入比2009年的256亿元翻一番。借助北药集团扩大医药规模无疑成为华润集团的理想选择。

证券分析师预测,相比以前形式上的控股,华润集团后续应该有更多的动作来做大北药集团,从而做大华润医药业务。宋林也透露,2009年华润集团总资产逾4000亿港元,营业额超1600亿港元,利润总额逾200亿港元。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几年医药行业巨头之争将集中在国药、华润和新上药三者之间。

(责任编辑: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