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营销不带金之八——与医院文化共融

2010-04-02 01:20 来源:三九健康网 

当前,有些药企对销售人员用提成拿下医院市场的做法多为默许,药企也考虑到费用多是提高产品开票价而“羊毛出在羊身上”。然而,此种策略具有强迫性和被动性,既容易被竞争对手排挤,又不能保证医院成为自己的忠诚客户。如何双赢?看看业务员A的做法。

A在一个产品推广会上认识了某县医院院长,随后多次上医院拜访,每次去都从公司申请一点小礼品,如不绣钢杯、天堂伞等,礼品上都印有公司和产品的标志。与院长聊天时,A并没有谈及进货问题。通过沟通,A了解到院长对新产品和大公司感兴趣,而A所在的公司既有新产品,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随后,A邀请院长和药房、科室主任到公司参观。院长起初不愿意,但A的真诚最终打动了院长。院长一行十多人风尘仆仆地到几百里开外的药厂参观。药厂精心布置,将企业的历史、文化、产品流程翔实地呈现给来访嘉宾。随后,双方共进午餐再次沟通,临走时药厂又送给嘉宾人手一个精致的记事本,本子上面自然印有药厂的标志、文化、产品等。院长一行满心欢喜地“打道回府”。A再次拜访院长时,院长称已经与药房说好,让他直接找药房主任。如此,医院进货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A也清楚有关科室医生可能会找自己的麻烦,他也如法炮制,多次拜访,但从不提提成之事,也不在外面买东西馈赠,只是象征性地在公司领点小礼品相送。随后,A又从公司申请了印有公司标志的病房床单、手巾等送给医院。

多数医生对A有好感,说这人会来事儿。可见,并不是只有提成才能让医生说业务员的好话。A在此医院的业务也蒸蒸日上。此外,A还有一招,他潜移默化地向医生们灌输一种思想:“我们的产品不是新药,完全是一些普通药品,公司没有盈多少利,我也没挣钱,完全是在走量。不然清廉的院长怎么愿意进货呢?”如此一来,医生也不好意思张口要处方费了。

由此可见,与医院多沟通、多交流,达成共识,彼此能够平等共融,才能走出不健康的“带金”销售误区。

(责任编辑:麦伟贤)

    医联网( 120link.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