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饮食保健

基因水稻3至5年内有望上市

2010-03-09 10:21 来源:三九健康网 

针对去年年底国家农业部首次颁发两种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汪苹、张济顺等4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递交提案,疾呼“目前还没有足够科学手段去评估其风险,应暂缓转基因水稻商品化”。

不过,作为评审专家之一的黄大昉教授,昨日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回应称,转基因水稻的产业化将不会暂缓,预计3至5年内有望上市。

安全性 评估超过10年

黄大昉表示,获批的转基因水稻产品早在1999年就已经开始进行安全性评价,前后共有十多吨的转基因水稻投入了动物实验。除了研发单位外,还委托了国家疾控中心等专业第三方机构进行试验,并经反复评估,最后确定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一样安全。

至于整个过程,黄大昉和研发单位提供基因的分子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数据,之后由国家农业生物安全委员会,包括生物技术、环境安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60多位专家,进行了全方位的严格审查。

竞争力 达到国际标准

审查结果送交由农业、卫生、环保等11个部委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审查,由农业部颁发允许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水稻结论明确,技术成熟,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黄大昉说。

专家

访谈

无须临床试验

记者:在投入商业生产之前,有没有考虑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黄大昉:这十年时间里,转基因水稻一直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安全性评价,已经充分验证出结论,证明了它对人、对环境的安全,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

不是所有食品的安全性都要经过临床试验,只有药品才需要。

美国对转基因小麦的安全性早在六七年前就已批准过了。他们还从母乳中提取基因,研发提高免疫力的转基因水稻,并且已经种植好多年,面积逐步扩大。所以说,我们并不是第一个干的。

记者:国内外都曾经爆出转基因食品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这加深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忧虑。

黄大昉:对于这些事件,我们都给予了高度关注。截至去年共收集到相关案例16个左右,但是,经过查证,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是转基因技术本身出了问题。前一段时间还爆出广西某地种植了转基因玉米,人食用后导致精子失活,后来查清楚了,纯属无稽之谈。

黄大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教授。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2010年两会:聚焦食品安全问题(专题)

广州男子街头8000万叫卖精子

六成大学生感觉孤独 八成认为社会不公

老妇整容150多次成芭比娃娃(图)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是对医患关系的讽刺

(实习编辑:冼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