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7日发布的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发展统一配送,实现规模经营;鼓励零售药店发展连锁经营。”
其中,“规模经营”、“连锁经营”等字眼儿毫不掩饰地透露出新医改希望进一步提高药品零售行业集中度的愿望。“药品零售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有利于该行业自身的规范和持续发展,而作为药品生产企业,从开拓市场的角度考虑,我们同样也希望药店的集中度越来越高。” 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该负责人表示,由于紫竹的OTC产品完全走零售药店的销售渠道,所以其对药品零售行业一直非常关注。“我的感觉是,零售药店的集中度近几年的确在不断上升。”该负责人称。但与其对应的是,6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药师大会上,北京一家连锁药店的老总却认为,中国零售药店的集约化程度正在走低。此语一出,立即引起很多与会者的惊诧,因为该观点与业内的主流判断似乎完全相左。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这位老总抛出这一说法,可能是希望目前连锁药店扩张所面临的种种困难能够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零售药店发展连锁,实现规模化经营,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该业内人士说。
“政策”坎儿
“新医改鼓励零售药店连锁经营,但就我所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各地出台的医改细则中,并没有任何向连锁药店倾斜的迹象。”德威治大药房总经理张玉宽说。他透露,与单体药店相比,连锁药店的经营成本相对较高。比如,由于相关部门对连锁药店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大,所以连锁药店的“规范成本”也往往相对高一些;再比如,在硬件配置方面,连锁药店往往有着更高的标准,随之而来的当然是较高的成本支出。
“可以说,经营规范是国家鼓励零售药店发展连锁经营的重要原因,而为了规范经营,连锁药店付出了更多成本。”一位业内人士说,“这种情况下,只有给予连锁药店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才能体现出鼓励药店连锁经营的初衷。”
“现在开办新药店越来越难,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张玉宽说。以北京为例,350米的开店距离限制,目前仍然是连锁药店开办新店最难逾越的障碍。“这妨碍了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北京老百姓大药房总经理郭波说。对于北京350米的开店距离限制,郭波可谓感触颇深。去年9月,“老百姓”经过近两年的选址,才在北京开出第二家门店。而当初为了寻找这个新店址,“老百姓”的“6人拓展团队”每天都要出去“扫街”,几乎跑断了腿。而据了解,如开心人、天天好、百济堂等在北京拓展的连锁药店,无一不曾在选址上大费周折。
其实,选址难还在于药店难以及时掌握店面分布信息的变化。哪里还能开店、哪里的同行倒闭腾出了位置,药店作为企业很难及时掌握这些信息。“所以我们希望能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张玉宽说。此外,350米的开店距离限制也带来了更加高昂的租金。“往往房东或中介一听说是开药店,租金便立刻提高,因为他们也了解350米的开店距离限制,知道你没有其他选择。”一位业内人士说。
据了解,其他如上海、武汉、合肥等地新开办药店也同样有距离限制。“我们拓展的步伐也受到了限距的影响。”安徽百姓缘大药房总经理周双才说。而与此相对应,辽宁省大连市、江苏省泰州市等地都已陆续取消过新开办药店的距离限制;而不久前,湖南省药品监管部门就“药店之间要不要设距离限制”举行听证会的结果,是最终决定湖南省药店之间不设距离限制。“其实,放开了距离,也就是放开了市场。”一位业内人士说。
另一个政策方面的瓶颈是医保定点药店的认定。“10年来,北京只审批了两批医保定点药店。”张玉宽说。据了解,这两批医保定点药店分别是2001年的64家和2005年的35家,时至今日,北京的医保定点药店也仍然只有这99家。据周双才介绍,其实目前很多地区对医保定点药店都有数量上的限制。对此,张玉宽表示,随着医保覆盖面的扩大,零售药店应该和社区医疗机构、大型医疗机构共同纳入医保体系,共享医保蛋糕,否则其生存都要成问题,又何谈扩张。
此外,周双才认为,既然新医改强调“疾病预防”和“康复”,刷医保卡购买的商品范围就应该有所扩大,比如可以涵盖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用于疾病预防和康复的产品。“但目前多数地区仍然规定刷医保卡只能购买医保药品。”周双才说。
“人才”坎儿
日前,福建有媒体报道,金融危机下,厦门多家连锁药店的营业员工资不降反涨。究其原因,是因为该地区连锁药店扩张迅猛,遭遇了人才“瓶颈”。
对此,张玉宽认为,厦门的情况并不能代表国内药品零售行业的总体状况,其出现的“人才荒”可能更多地是因为当地连锁药店扎堆扩张造成的,只是一个暂时现象,“因为至少据我所知,北京药品零售的人才没有‘荒’,每年内蒙古和河北都会有一批药师和医药院校的学生涌进北京。或者可以说,我们不缺人,但缺人才。”张玉宽这样表示。
“目前国内还没有院校专门针对药品零售行业培养人才。”周双才说,而从其他领域空降过来的尖端人才又往往对行业了解不够。“所以药品零售行业的人才基本上要靠企业自己培养。”张玉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