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医药零售经营许多年了,对这个行业的许多问题即便是看不透彻,也还能说出个一二。尤其是近几年,医药零售连锁随着集中度的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浮躁之风愈来愈盛。比如,盲目扩张、低价倾销、尔虞我诈、坑蒙拐骗、扩大宣传、工商反目、质量问题等等,都在有意无意地损害着这个行业的形象。这不是谁个人的错误,这是一个行业的错误。当老百姓不再称赞我们的高尚而把我们视作为利是图的一类时,作为一个业内人士,我真的是无地自容啊!我们成天说这个行业垮掉了,没有前途了,向边缘化沦落了,可我们检视过自己的行为吗?与其说是市场竞争导致了这个企业的沦落,还不如说是我们自己糟蹋了这个行业。我们每一个从事医药零售经营的人,都应该承担各自的责任。目前我们的医药零售企业,无论规模大小,我们都患了严重的浮躁病。
其一,盲目扩张,不计后果。不顾自身实力,不顾自己的管理水平,不研究所在区域的顾客消费习惯,不计经营成本,到处开店,是谓曰占位经营。而且专拣竞争对手的商圈开店,意在打垮对手,从对手手中夺取地盘。有些甚至是通过人情关系,取得许可,两隔壁开店。我无意贬低公平的竞争。可我们的竞争根本就不公平。规模大的店就想一夜之间将规模小的店完全击垮,自己独吞市场,占领全部的份额。然而,这中间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忽视了药店之间差异的存在,低估了对手的力量。我们忽视了扩张的真正目的。难道我们开店的目的就是为了凑够某一个数量。如果是那样,我敢说,总有一天,我们会重蹈三九医药连锁的覆辙。
其二,低价竞争。价格竞争的确使消费者受益,无可非议。可我们为什么要赔着钱卖药,而且是不计后果,那么你开了那么多的店,是为了做赔本的买卖吗?当然不是,你的用心良苦,你的用心并不高尚,你想致别人于死地,但你不成想,你破坏了市场的规则,是整个行业跟着受苦。今天,我想问一下,你低价竞争的结果是什么,是对方退出了,还是你得到了更多的市场份额,抑或你陪着钱赚吆喝。我想后者的可能性很大。有一个全国知名的医药连锁企业进驻宝鸡,号称一月时间要连开三店,要将宝鸡地区药品的价格降低45%,连篇累牍的自我标榜和自我吹捧,在全市范围分发传单。并选择很多敏感品种吸引顾客眼球。这些品种的销售价比当地进价还要低许多,一时间弄得当地同行手足无措。在其开业的当天,顾客、小诊所、药店同行、小药贩全都汇聚而来,甚是热闹,大家目的很一致,买便宜药。这样一来,特价药断货了,老百姓买不上就找营业员吵架。而套购药品的就等在柜台上,等你上货,就争相购买。这种现象,给全社会造成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印象。老百姓说,这药品的毛利就是高,要不如何能降低45%。可事实是,当地的药品毛利平均还不到15%。在这低价格的背后,该店采取了以自营品种赚取高毛利的做法,引顾客进店之后,就开始兜售那些不知名的自采品种。如今,那个店开业的热闹早已不再,门清冷落。而整个行业却从此背上了暴利和价格欺诈的骂名。难道我们就不能好好地尽心尽意的做自己的生意。我多少年前读到过一个故事,是说南美有一个南瓜节,每年南瓜收获季节,各家都要带上自己的冬瓜参加比赛。有一个农民,他种的冬瓜又大品质又好,连年获得比赛冠军。每次,他都将自己最好的南瓜种子很慷慨得分与他人,让大家都种更好的冬瓜,取得更好的收成。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道出了一个为人鲜知的秘密。要种出好冬瓜,授粉是关键。以前的做法是要有一定的隔离带,这样才能保证蜜蜂不将其他品种的冬瓜花粉传给自己的冬瓜,才可能保证品质的纯正。当大家都种植了相同品种的冬瓜,就等于扩大了自己冬瓜品种的隔离带,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了好的冬瓜,自己的冬瓜品种则更纯正。是谓成人达己啊!试想想,我们哪一个经营者不想将竞争对手打死,甚至是死的越惨越好。还有,我们本地之间,谁与谁有过知心的学习和交流。这是我们行业的可悲啊!
其三,互相攻讦,不讲道德。我们似乎形成了一种定向思维,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否则,就寻找理由,相互聒噪。你说我不是,我说你不是。你说我价格高,我说你价格高。你说我质量有问题,我说你那是杂牌商品。我说我的服务好,你说我是不讲道德坑害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其四,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不说“非典”时我们行业某些药店的拙劣表演,也不说抗震救灾中的不良行径,就单说日常经营中的所作所为。医保资金是专款专用的,只允许顾客购买国家医保目录规定的药品,可我们些药店是怎么做的呢?用医保卡刷保健品,医疗器械,更有甚者,套换现金。有些店还接受专门收购药品的个人或团伙套购的来路不明的药品,堂而皇之的放在货架上,以低价招徕顾客。你就不怕药品出了质量问题,你就不怕吃出人命。超额利润就让你那样漠视道德,泯灭良心。
其五,以次充好,牟取暴利。在我们的行业里,所谓的自营品种只不过是暴利的别样称谓。几块钱的药,一经自采,就身价数倍。其实,自营品种就是高毛利高价品种。我们有些企业,还是大企业,还是全国有名的企业,竟然在各种会议上毫无羞惭的大讲自营品种的种种获取暴利的做法。想起来是多么滑稽。你一边说降低价格多少多少,一边却又变着法牟取暴利,真教认为你汗颜。其六,不守法度,恣意妄为。就说经营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不能说比比皆是,倒也为数不少,购药不要票,销货不做记录,商品不按GSP要求验收养护、不按商品储存要求储存,退货不遵守规定程序,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企业行为自律的事,却成了某种潜规则。
以上几点,是我们医药零售行业的顽症,已经影响和关乎到了我们整个行业的生死存亡。我们不能再置若罔闻了,我们必须清醒起来并学会改造自己,学会遵守法度,学会尊重同行和尊重顾客。财自道生,利缘义取,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高举做人的道德旗帜,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己。
毁灭抑或重生,仅仅相隔道德的屏障。
让我们反思自己,重塑整个行业的形象。
(责任编辑: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