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行业关注

药品升级要真正“惠民”

2009-11-09 07:59 来源:三九健康网 

近年来, 面对着市场上“升级药品”不断涌现,人们在感慨药费负担增加的同时,也产生了这样的担忧:“升级后”的药品品质到底真正升级了吗?如何避免药品“升级”限于概念炒作、“新瓶装老酒”式的重复?各方呼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让药品升级经得住严格的监督和检验,让药品升级体现更多的“惠民”原则。

药品升级“水分”多

据了解,药品的花样翻新技巧已经是医药界公开的秘密了。药厂和药商将一些廉价而疗效好的药品改头换面,按“新药”重新定价。据中国药材集团公司药材事业部总经理王卫权介绍,实际上近年来将药品质量真正升级的企业不足市场的5%。我国只有少数企业能不惜重资、采购真实地道的药材原料。例如中药材羚羊角的价格档次从每公斤3000元至15000元不等,有的企业为降低成本采用了病死后风化的羚羊角入药。

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宋立刚主任认为,药品安全问题是全社会的焦点,不能掺杂“水分”,必须要让社会各方对“药品升级”的概念“较真”。我国的药品标准主要由药典、行业规范等组成,只有企业严格内控机制、全面提升上市药品标准,将中药标准提升至高于药典标准和行业标准,才是对市场有引导意义的“升级”。此外,标准提高应该与药品抽验的再评价结合,在疗效提高方面将给予人们更具体的阐释。

不一定非得提价

那么药品升级就必然提价吗?在有二十多年药品从业经验的天津市劳动模范白长中师傅眼中,传统好药的升级,在购进药材及制药的各工序配合下,药材等级提高的成本是可以被内部消化的。他举例说,在他负责的成产车间,传统老药京万红软膏在制作过程中曾出现分层和颗粒现象,但是企业改进了工艺,攻克产品稳定性、均一性等难题,品质大幅提升。痹祺胶囊不仅提高了购进胶囊的品质,由于升级工艺后的药粉细度提高,使药品在人体发挥疗效的时间从近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以内。“而这些升级后的药品都没有提价,这是企业通过实力内功保障的。”

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负责人也强调,在国际市场上,企业竞争靠的就是药品的高标准、高质量。原料采购方面严格把关,采用价格昂贵效果好的原料,技术质量部门、生产供应部门着重在标准管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更进一步落实企业药品升级工作。在确保药品质量升级的前提下,企业通过各方挖潜而有效控制成本上升。升级后的药品要质优价廉,经得起各方检验。

企业要有长远眼光

中国首席中药制剂专家章臣桂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也呼吁:我国药品升级应该是动态的,工艺科技的新突破将给患者带来更多好处,但是当前的市场形势并不乐观。许多企业的决策层仍抱着短期的眼光,不肯在原料和工艺提升上进行投入,人们期待的真正中药升级实际还是“知易行难”。她认为我国目前对药品评估的标准还应进一步完善,当前应该鼓励优质企业通过执行高于国家标准与国际接轨的企业标准,发挥内控机制的优势,把握市场主导权。

(实习编辑:马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