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气势凶猛的医药股一波一波的不断向我们袭来。最近更是波涛汹涌、大浪不断。虽然上半年医药股跑输大盘,表现一直处于滞后状态。但在八九月间,医药股一改颓势,出现经典的逆势上涨态势我想很多股民还记忆犹新。由此开始,医药股之后的表现明显强于市场。
自基本药物制度公布之后,医药行业受市场的关注度再度归来,同时由于甲流概念股的强势引爆效应,医药股一直以来稳定增长的业绩开始爆发,其态势持续至今。本周一,医药板块一马当先,率先领涨,至收盘医药板块以2.57%领涨大盘,市场有29亿元资金涌入该板块。
而后续走势将会有多大空间呢?
甲流的二度引爆效应
目前美国等国家进入甲流第二波大流行。
10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进入甲流紧急状态,从而意味着甲流疫情的确超预期。由于甲流疫情超预期信息的蔓延,市场普遍预计,各路资金自然会重新聚焦到医药股,进而引爆医药股的行情。而事实上,目前全球各地甲流蔓延速度正逐步加快,随之而来的疫情卷土重来可能性的加大,预计11月至12月间,甲流病例将快速增加。政府会从早前注重预防,转向预防和治疗并重。随着甲流病例增加,药物需求会大幅上升,治疗药物储备可能会大幅增加。政府采购量也将上升,而相关疫苗的储备工作正继续推进中。这都将对相关上市公司贡献一定利润,同时未来也还存在超预期的可能。
目前,国内涉及甲流疫苗研发、生产的企业共计11家。分别是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北京科兴、长春长生、江苏延申、浙江天元、雅立峰、长春生物、兰州生物、上海生物、海王生物。这11家企业中,上市企业有4家,分别是华兰生物 [002007]、天坛生物 [600161]、海王生物 [000078]、北京科兴。其中,北京科兴目前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在甲流题材刚开始发热时,从8月27日至31日,国内这三家甲流疫苗生产企业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累计超过20%,并一度出现停牌。尽管9月2日均出现深幅度调整,但9月3日又重拾升势。申银万国的一份医药研究报告中指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作为国内首家获批生产甲流疫苗的北京科兴,6月8日公司获得甲流毒株之后,到8月31日为止,该公司股价已经上涨210%,其中甲流疫苗通过药监局审评后,该公司股价单日上涨53.6%。
进入第四季度,疫苗收储进程加快,诊断试剂开始储备:首先,疫苗企业华兰生物和天坛生物股价走出第二波上涨行情:华兰生物至年底甲流疫苗产能4000万剂,天坛生物至年底产能由之前预计的400万剂提高到600万剂,将全部被国家收储。目前疫苗企业加班加点生产,中检所加快甲流疫苗批签发,预计国家收储疫苗进程加快。其次,科华、达安、复星受益诊断试剂储备:达安基因已经获得甲流PCR诊断试剂批文,科华生物和复星医药即将获得批文。随着疫情发展,国家将开始储备甲流PCR诊断试剂。海正药业生产达菲中间体,受益国家收储,具有投资机会。
在甲流第二波大流行之际,甲流相关个股必然随着病毒的蔓延继续保持攀升,多家媒体和机构也纷纷表示了第四季度甲流概念股走强的必然态势。
平安证券表示,虽然前期对甲流疫苗概念已大幅度炒作,但一旦甲流爆发,国家将可能持续加大对甲流疫苗的收储。由于生产能力限制,2009年生产的甲流疫苗将不会满足需求,国家收储将可能延续到2010年春季,相关企业受益将可能延续到2010年。
申银万国预计11月到12月间甲流病例快速增加,政府会从早前注重预防,转向预防和治疗并重。随着甲流病例增加,药物需求会大幅上升,治疗药物储备可能会大幅增加。海正药业生产达菲中间体,受益国家收储,具有投资机会。
政策助推整合 医药业平稳增长
与此同时,三季报业绩平稳增长以及新医改的长期利好也将使医药行业受到市场关注。今年前8月数据统计显示,整个行业呈现良好增长势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06%,三个月环比增长7.6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12%,三个月环比增长6.98%,这种形势应该延续至四季度,而今年全年医药业实现平稳增长基本没有悬念。
据wind统计,在131家医药上市公司中,目前已披露三季报的医药类上市公司有54家。其中净利润增长的有41家,净利润下降的仅有13家。在已公布三季报的54家医药股中,2009年三季度其实现净利润达58.12亿元,同比增长9.94%。
由于医药板块良好的2009年中报表现及好于预期的基本药物价格政策的发布使得医药股获得了一轮强劲的上涨行情,东方证券认为,多数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经营较为平稳。
利润方面,2009年二季度增长中成药及中药饮片分列第一二位,增速分别为31.9%和26.2%;化学原料药仍呈负增长,为-2.4%。从毛利率以及税前利润率情况看,医药行业以及子行业基本保持稳定。综合来看,东方证券认为,医药行业目前整体运行稳定向好。由于国家投入增长,使得支付能力提升,需求得到释放。相信2009年下半年医药行业仍将稳健发展。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气候的长期影响不可忽视,但政府坚定不移推进医改政策,积极加大投入力度和扩大医保覆盖面,从而为行业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也由于政府助推,新医改加力,目前整个医药业正酝酿整合潮,随着新上药重组方案推出,将可能掀起医药公司的重组热潮。未来可能将在国药、华润等国家大型医药集团展开重组。同时,像华立集团,集中了国内大部分青蒿素产业,其中华立药业制剂原料份额最大;昆明制药则是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在华立药业和昆明制药都涉足青蒿素业务,存在同业竞争,整合势在必行。
因此,医药业未来投资亮点不仅在于整个行业的持续高增长,更在于能否就此诞生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巨头。
今年上半年医药股跑输大盘,但下半年表现明显强于市场,且机构投资者还在不断增持。昨天医药指数创出新高,由于医药业具有业绩稳定增长特性,因此目前还处于较合理的估值范围内。未来医药股依然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责任编辑:唐静)
医联网(120link.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