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起,百姓期待已久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正式实行。和现行政府规定的零售指导价相比,约45%的药品降价,平均降幅12%左右,所涉药品共296种、2349个品规。
本次药品降价,会不会成为“空降”?能带给百姓多少实惠?能否撼动“看病贵”?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降价“温柔”,百姓没感觉
调价首日,记者走访武汉地区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不少患者感觉看病依然贵。
在老百姓大药房紫阳路店,正在购药的张女士对药品降价直摇头:药价好像越来越贵,没觉得便宜。“降价幅度和范围确实不大,本公司涉及药品不到100个品种规格。”九州通大药房副总经理傅德新介绍,该公司所属的直营药店每家约有药品3000多个品规,调价药品仅占约3%。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中联大药房,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宏亮介绍,调价在该公司涉及200多个单品。
国家降价2349个品种,零售药店为何降价品种不到10%?傅德新解释,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先后近20次发文降低药品价格,加之零售药店间的价格战,基本药物的零售价早已“见底”,没有太大降价空间;降价目录中的不少药品,其市场价格实际已经低于此次国家限价。
在武汉的多家大医院,这一局面同样出现。协和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陈东生介绍,首批国家基本药物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三级医院用得少,该院仅有300余个品规,全部按年初省药品招标办招标价定价,已低于本次国家限价。
同济医院药学部主任方建国教授称,首批国家基本药物在大医院使用所占比例较小,药品降价不会太明显。“很多基本药物目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没有,降价药品不足20种。”青山区红钢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姚汉金说,市民要享受更多药价下降带来的优惠,要待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之后。
“特定企业”例外 高价药照卖
家住徐东的宋行松老人患有高血压,长年服药,他发现药品名同为“卡托普利”的药,药价却相差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