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的博弈:谁能成功突围!

2009-09-28 14:57 来源:三九健康网 

在今年的7月底,关于基药目录的声音此起彼伏,而自推出了307种基层用基本药物之后,仿佛是故意留出空间给各家企业动作一般,再无任何消息。最关键的定价问题亦迟迟未出,让各家企业都抓心挠肝一般焦虑的等待着。而随着九月底会出台限价政策的传闻出现,各种声音又一次开始此起彼伏地出现。

药价的博弈:谁能成功突围!


  药价如何降?

无疑,最备受关注的依然是药品降价。基药降价早已成定居,但是降多少各家却是说法不一。其关键在于,降价空间到底有多大?卫生部指出要零差率销售,这意味着这一次的降价将与曾经的降价模式不同,其意直指药品销售的中间环节。其中包括的不仅仅是被大众指责已久的医院药品加成,还包括药品从厂家出来之后的各级代理销售环节以及各终端的采购环节。

药价的博弈:谁能成功突围!

从采购、配送到销售的三个部分组成的零差率空间,应该不只所估计的10%~20%。仅一项15%医院药品价格加成就已经十分可观,加之庞大的医疗药品流通环节,数字必然远超过2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侯云德认为,这次提出的基本药物制度这一“新事物”要顺利的完成使命,需要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他说:“我国有6000多家制药企业,美国也就10多家。我国药厂低水平竞争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在生产、流通等市场行为不规范的情况下,造就了我国药价虚高的现状。此次新医改统一招标、配送可以解决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手里的中间环节过多的问题,其中药品从厂家到医院的中间商过多,是药品价格过高的顽疾。统一招标、配送的目的就是规范药品的流通环节,但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才能彻底落实新医改的政策。”

在取消药品医院销售加成的同时。医师执业“松绑”、医生绩效工资改革、增加药事服务费和医师服务费等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医生收入待遇。弥补对“以药养医” 改革的落差,也逐步“挽救医生的良心”。

敢降不敢降?

药品降价本身备受关注的原因在于药价降低所带来的影响,说其影响就不得不提及基药目录。目前,对于基本药物目录内药物零售指导价的最终出台有多种揣测,但是基药目录本身是意味着巨大的市场价值的。进入基本药物目录是首要的前提,其次以何种身份进入目录,将决定目录定价所带来真正价值。

有的关注点放在基药目录所能够带来的巨大的市场。“能进入目录肯定是利好,这是最基本的入场券,不能进入的则意味着可能失去这个市场。”广州中一药业董事长、总经理吴长海分析,“上市28年来,消渴丸目前年销售额逾6亿元,占整个糖尿病口服中成药及中西医结合药品市场的销售份额78%以上。”

当然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医药企业对于基本目录内药品的降价早有预期,但具体下调空间有多大,关系到是否会压缩医药企业的利润空间。康恩贝、沃华药业、双鹤药业、天士力、云南白药等多家药品被纳入目录的医药公司都表示,进入目录将对公司产品的销量提升有很大提振作用。但同时众多药品进入目录的生产商也都在算一笔账,就是进入目录后的量与价相乘能比此前高多少。不少医药公司都表示,如果最终招标产生的药品价格过低,公司难以接受,公司将放弃参与投标,放弃这部分基层市场。而且,越是定位高端的医药企业,对这部分“送上门”的基层市场也越是意兴阑珊。

例如像双鹭药业向来药品定位高端,其毛利率高的药品供销两旺甚至供不应求,对利润贡献率低的基本药品自然没有太多精力可以投放。

医联网(120link.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