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3日,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四川省卫生厅共同发起并组织实施“健康中国工程——四川地震重灾县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启动仪式在成都隆重举行。四川省卫生厅厅长沈骥出席仪式并做项目背景介绍。
以下为项目背景介绍全文:
大家下午好!
在全省卫生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两个加快”战略部署、推进我省卫生事业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时刻,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四川省卫生厅共同发起的“健康中国工程”四川地震重灾县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公益性项目今天启动了。首先,我代表四川省卫生厅向给予四川卫生灾后重建关心和厚爱的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国家、省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对四川卫生事业的支持和帮助致以衷心的感谢!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了,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战斗依旧历历在目。那场史无前例的灾难使我省卫生系统遭受重创,灾区正常医疗卫生工作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发扬“生命至上、仁爱奉献,科学防治、精益求精,团结拚搏、永不言弃”的医学人道精神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彦峰理事长和德培院长亲自关心下,基金会、医科院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四川卫生系统极大支持,组织国内先进医疗设备和专家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深入灾区前线,奋不顾身地投入到医疗救治和灾后防疫工作中。另一方面,针对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比较薄弱的现状,他们积极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支持灾区卫生人才培养工作。在彦峰理事长和德培院长的多方倡导呼吁下,发起并实施“健康中国工程”四川地震重灾县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项目,以推进灾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恢复重建。
本项目的启动对促进我省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重点从前期硬件建设向软硬件建设并重转移,对提高我省重灾地区卫生技术人员服务能力与业务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增强项目针对性、应用性,我们经过前期基线调查和专家论证,根据地震灾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和基层卫生人员服务能力的薄弱环节,我们共同确定了心理咨询、医学影像和医学检验、公共卫生、医疗技术、卫生管理等五个培训子项目。将在今明两年内,以我省地震重灾市(州)及其18个重灾县(区)的市、县、乡镇三级医疗机构的基层卫生人员为培训对象,开展上述五个方面的培训。
作为项目的组织实施方和受援方,卫生厅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实施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组织了省内医学教育和医疗机构制定了详细周密的培训计划。我们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能为灾区培养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卫生技术人才队伍,能逐步探索和建立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新模式,产出一批精品教材,建设一支高水平培训师资,把项目办成“西部农村健康守门人培训工程”的精品项目。
本项目的启动是我省灾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有关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把项目纳入本地卫生人才的培养规划。要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立足工作和岗位需求选派有基础、有潜质、有学习愿望的人员参训。广大学员务必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勤于实践,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今天,项目资助的第一期心理咨询人员培训班也同时开班了,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中,希望成都中医药大学精心组织教学,严格管理要求,优化培训质量保障和评估体系,为下一步培训项目的开展提供经验和模式。
最后,再次感谢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的无私援助,感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厚爱!
医联网(120link.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精彩尽在产经频道!
(责任编辑: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