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民医院院长:多点执业利国利民 值得推广

2009-06-23 13:29 来源:三九健康网 
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杉:多点执业利国利民 值得推广
 
王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医学博士、外科教授、主任医师


  新医改提出了要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要求后,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它关系着社会每个人的利益;也一直存在些争议,有人表示赞同,也有人明确表示反对。日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不管是站在医生还是院长的角度都非常赞同医生多点执业,表示医生多点执业是好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是能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好事,值得推广。

首先,王院长表示医生多点执业,跟医生走穴根本没有关系,也不是所有大医院的医生都可以多点执业,需要满足医生准入和技术准入的要求,而且医院硬件设施不达标,就算是大医生来了,手术也无法进行。王院长说并不是所有的资深外科大夫或者专科四级以上大夫在社区医疗和基层医疗里都能看全科,况且按照一上午时间来算,在北大人民医院能看30人甚至40人,如果大大夫去社区只能看上1个2个病人,这又造成了另外的一种浪费,也会导致新一轮看病难问题。

其次,因为我国的医疗资源不均衡,患者无法享受公平的医疗技术,有人提出改善医务人员待遇等方案,王院长认为这是对医生多点执业的异化,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医生执业过去是受执业医师法的牵制,规定一个行医执照只能在一个机构行医,而且管理体系中规定,医生的行为责任不跟医生发生任何关系,而是跟机构相关联。当然在实行多点执业以后,这个原则也是不能改变的。

医生多点执业只是解决看病难问题、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的办法之一,但并不能完全凭这个,还需认真的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由大的专科、综合医院、区级医院和社区形成医疗服务联合体,让百姓在身体有不适的时候,就能找到联合体来照顾其所有的疾病和健康相关的机构为其指导该怎么做,让患者明确知道哪些病该到大医院,知道什么时候该去找社区医疗,有效的利用医疗资源,并且在社区医务室里就能预约到北大人民医院的医生,这也能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该找哪个医生,有效促进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最后,作为院长,王杉表示这次多点执业实际上最考验的是医院的管理能力。如何管理本院知名教授用不完的资源,又如何对用不完知名教授资源后采取的放任他们到其他地方多点执业的管理;如何让医院和医院之间资源共享,不管是大医院跟小医院之间的技术支持,还是大医院跟大医院之间的因学科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管理问题,比如北大人民医院和北大六院之间做的精神卫生方面的技术交流,由北大六院的专家带人民医院的精神科,北大六院的专家在北大人民医院的时候,是由北大人民医院法定代表来负责他的行为责任的管理;如何让医疗资源更合理、更有序的利用起来,这些都是目前医院管理者需要面临的挑战。

医联网(120link.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