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科研动态

中国科技迎战流感疫情:5小时内可获检测结果(图)

2009-06-15 12:47 来源:三九健康网 
中国科技迎战流感疫情:5小时内可获检测结果(图)
科研人员在进行毒株种子批的制备工作


  4月中下旬起,源自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开始在全球多个国家蔓延,也令经历过非典、禽流感疫情的我国政府和人民再次绷紧了神经。诊断检测试剂、疫苗、抗病毒药物、检疫检测设备、防护防疫用品……面对不容乐观的形势,我国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地攻关,用科学的力量阻挡病毒的进攻。

科研战线吹响“集结号”

早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还未传入我国时,有关部门即做出部署。4月30日,国务院召开的防控专题工作会议决定,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框架下,由科技部牵头成立防控科技组。

5月3日,“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科技组第一次联络员会议在科技部召开。会议提出应重点开展快速检测、防护装备和消杀药品评价、治疗药物评价、疫苗生产能力提高等研究。

中国疾控中心4月30日即进入全面应急状态,组织专业队伍为边境检疫、密切接触人员追踪和人员防护等专业问题及时提供技术建议。同时病毒基因序列分析与检测技术研发也迅速展开。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快速反应,自5月2日起经过两个昼夜的连续奋战,利用建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样本库,对既往采集的近万份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样本中的近千份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样本进行了回顾性筛查,为我国制定甲型流感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科学防控初见成效

快速检测是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第一道防线。一开始,我国并没有甲型H1N1流感病例,如何在检测技术上区别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中国疾控中心下属的国家流感中心第一时间开始对此进行攻关。

接到卫生部加速建立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紧急任务后,国家流感中心的科研人员持续战斗60多个小时,于5月1日晚成功研制出了灵敏、特异的通用性检测试剂盒,随即分批向全国流感网络实验室、传染病防治专项网络实验室等提供。

5月11日零时左右,在接到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标本后,国家流感中心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科研人员立即投入工作,连夜对标本进行核酸检测。11日5时,完成平行检测,结果均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

这是我国内地第一例输入性病例,为慎重起见,科研人员又对标本进行了基因测序分析,这为病例的确诊进一步提供了依据。

快速诊断试剂、药物、疫苗、致病机理……短短一个多月,我国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5月7日,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芯片,这种基因芯片可同时对12个样品进行快速、灵敏、特异性检测,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5小时内便可获得检测结果。

5月18日,国家流感中心根据我国内地确诊的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标本,成功分离出我国内地第一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完成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为今后开展诊断试剂、疫苗、分子流行病学、传播机制等相关工作提供了基础。

防控形势随之升级

目前,随着二代病例的出现,我国疫情防控形势随之升级。

作为防控流感传播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与生产被公众寄予厚望。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与生产能力。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机制专家委员会专门成立了疫苗专家指导组,为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发、生产及免疫策略提出了建议。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全国有流感疫苗生产资质与能力的企业做好联合生产的准备。相关疫苗生产企业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帮助下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直接沟通的渠道,一旦世界卫生组织发放毒株,便能在第一时间开展工作。

同时,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也在以往科研积累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一个可用于高效快速表达疫苗和抗体的单载体复制子表达体系,并且初步建立一个有效的后加工程序,可作为快速开发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的一个新途径。

精彩推荐
医生可以鉴别处女?谬论!
医生可以鉴别处女?谬论!
女人每周“嘿咻”不宜超三次
女人每周“嘿咻”不宜超三次
红颜祸水?美女让男人变笨!
红颜祸水?美女让男人变笨!
专家:性幻想可以有利无弊
专家:性幻想可以有利无弊
从27岁开始迈入老年人的行列
从27岁开始迈入老年人的行列
男人纵欲过度易视觉疲劳
男人纵欲过度易视觉疲劳
揭秘:男人智商=精子质量?
揭秘:男人智商=精子质量?
男子胸前莫名现血色手印
男子胸前莫名现血色手印

(实习编辑:焦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