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这边,三甲医院门前人声鼎沸,数小时的排队挂号、候诊换来的也许是医生不过几分钟的问诊;那边,医生亲自登门,望闻问切,无微不至。前者,百姓厌之,忍之;后者,百姓喜之、盼之。而当百姓奢求的“家庭医生”真的来到身边时,百姓犯疑,医生犯愁,家庭医生,真的只是看上去很美……>>详细
相关专题:
4月6号发布的新医改方案对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来说可谓是重大利好。在国家不断加大对社区医疗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之下,社区有望真正成为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然而,目前的社区医疗现状,对于许多百姓来说,仍然意味着医疗设施陈旧、医技水平落后、医疗服务不完善。对于这种情形,社区医生是怎样看的呢?或许通过医生的讲述,我们更能体会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窘境,理解社区医生的苦衷。
人物:L医生,广州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从事社区医疗卫生工作多年。
以下为L医生口述实录:
作为一名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多年的医生,对于国家此次对于社区医疗的重视,心里感到尤为振奋。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原因,社区医疗工作很难开展,极大地挫败了社区医生的工作热情,也让社区医疗“徒有其名”。社区居民普遍对社区医疗信心全无,宁可去5里外的大医院,也不来500米内的社区医院,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由此催生。
新出台的医改方案在政策的设计上强调了社区“健康守门人”的角色。按照新医改方案的设计,社区医疗将不缺投入、不缺设备、不缺人才。然而,个人认为国家在保证对社区医疗人、财、物投入到位的前提下,对于制度细则,应进一步完善。
一个好的制度远甚于国家动辄上亿的投入。只要在合理的制度设计下,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制度成本。而制度设计上必须有的放矢,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个人认为,社区医疗目前在以下方面存有漏洞,如果不把这些“漏洞”及时补上,社区医疗的发展依旧会很艰难。
一、出诊能不能开滴针?
关于出诊吊针,区卫生局没有给与明确的规定,究竟出诊能不能开滴针,卫生局的态度是尽量用口服,不行就尽量肌注、最后不行才使用静脉点滴、静脉推注。以致于某些社区中心怕死,只开口服药,但居民认为单单口服,疗效非常没保障,若然双方达不成共识,居民就会误会社区中心无能,在社区内大吵大闹的事常有发生。某些不怕死的中心一来为了安抚居民,二来赚取微薄的利润,只好铤而走险。幸好暂时没有出事,若出事,估计卫生局都不会反省自己为何没有制定硬标准,只会怪下面的社区没有领悟好他们的原意。
二、家庭病床建床费的问题
建立一张普通家庭病床,正常程序是家属先挂一个出诊号15元,然后带医生护士上门(理论上是交30元,其中15元是医生出诊、15元是护士出诊,不过通常第一次只有医生上门,需要护理才让护士上门,因为人手问题),医生觉得有需要建立家床,就让家属交20元建床费。但就算在建床期间,需要医生第二次上门治疗,一样要再交15元出诊费。如果你是居民,我宁愿每次都只要求出诊,就算医生劝说也不建立家庭病床,没必要交20元建床费。
三、没有给双向转诊定一个明确规定。
对社区转上去大医院虽无十分明确的规定,只是列出部分病种,总体意思就是社区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都需要转上去,除非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所以很多社区怕出事,都会积极转上去。相反,大医院为了自己的利益,却从不推荐可以回社区治疗的病人回社区后续治疗,因为没有规定他们一定要让病人回社区,反而用什么“我对你的病情比较清楚”、“社区医生技术不够好”、“大医院药品比较齐全”等理由挽留病人,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不等于那些病人在社区后续治疗就一定会比大医院差。
四、门诊人数作为考评指标不合理
说一个怪现象,现在卫生局的考评指标,很看重门诊人数。这个很不合理,社区是搞预防为主,如果一级预防做好了,要看病的人自己就少了。如果要提高门诊人数,我们不去搞预防,让更多人不知道医疗卫生知识,那么门诊人数就会多了,卫生局是不是想我们这样做呢?卫生局一再强调要我们搞预防,但这种考评指标,却让我们很矛盾,我们到底要不要治病人呢?卫生局要我们帮助居民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却变相叫那些病人去大医院开药,不让社区开一些财路,让我们这些饿着肚子的社区吞着口水,眼巴巴看着大医院赚一些可有可无的收入(社区里面并不缺乏能帮病人控制好血压、血糖的医生)。
(责任编辑:龙彩霞)
医联网(120link.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