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塑料制水桶 不合格桶装水可能致癌

2008-12-15 09:31 来源:三九健康网 

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近年来有不少家庭购买了饮水机,喝起了桶装水。图的就是它水质纯净,有益健康。但是,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新的饮用水方式也存在着隐患。

揭秘不合格桶装水的花招

(一)水桶(瓶)由废弃塑料制成

先来说瓶装水。

合格的瓶装纯净水不但加工程序严格,而且瓶体绝不允许回收反复使用。而一些小厂不但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简单,而且重复利用其他厂家的废弃水瓶。这样一来,劣质的产品较之知名品牌,价格要低许多,但质量却难以保证,若清洗消毒工作做得不过关,容易污染水质,如落菌总数高、含有杂物等。在车站、街头那些沿街叫卖的廉价瓶装水用的通常就是这种回收瓶。

除了瓶装水,灌装水桶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焦点问题。有一些专家指出,饮用不合格水桶盛装的饮用水可能致癌。

按照规定,一个全新的合格水桶在使用了两三年后就必须淘汰更新。此外,每发展一个客户的同时还需要五六个水桶做储备。一个合格水桶的直接成本高达27元,卖价则可以达到28元~30元。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水桶的高额成本往往成为制约杂牌桶装水企业经营的瓶颈,正是这样的背景为“黑桶”的出现提供了市场。

根据资料,不合格水桶多数是以回收的各种废旧塑料经过二次加工制成。这些回收废料中有食品级原料,如太空杯;非食品级原料,如阳光板、光碟;医用原料,如血浆泵、血浆杯。不法厂商将这些废旧塑料塑化造粒,在造粒的过程中加入蓝色的工业用色素(因为桶装水桶都是蓝色的),蓝色的“黑桶”就这样制成了。

尽管有厂商声称,不合格桶、“黑心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达到两三百度,即使医用血瓶等回收料中含有乙肝等病菌,也会在生产过程中被消灭,不会残留在桶内,不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隐患。但一些专家指出,碟片等回收料中的重金属虽被硫酸处理过,但由于不合格桶、“黑心桶”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简陋,难免会有一定数量的重金属滞留桶内。同时,“黑心桶”含有的毒害性化学物质,如乙醛、氯化氢,会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释放出来,对人体造成危害——乙醛对人体呼吸系统、交感神经会造成影响,可引起肝、肾脂肪性病变,甚至引发肿瘤物。此外,这些化学物质还可能影响到胎儿。

也就是说,这种水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饮用这样的“纯净”水怎么可能健康。

用过桶装水的人都知道,桶装水的水桶是蓝色的,这种蓝色无疑给不法商家制造“黑心桶”提供了天然的屏障,也一定程度地蒙蔽了消费者的眼睛,使得他们看不到蓝色后面的“真实世界”。

(二)灌装不达标的水

不少消费者认为,经过加工处理的桶装水比家里烧的自来水更卫生。事实并非如此,每年质检部门抽查瓶装或桶装水的质量,都会发现不合格产品,如2006年,北京抽样28.1%不合格,广州则50%不合格。不合格产品的主要问题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细菌超标。出现问题的企业多是那些作坊式的企业,它们的水源就是普通的自来水或者井水,而且不经过严格的加工工艺,最多只做简单的沉淀和消毒。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抽查通常是在超市、商场等进货渠道相对严格的地方进行的,所检查的也是有名有厂的产品。而我们多数人是从水站购买桶装水,其品牌也是多种多样,它们的合格率如何,不得而知。

还要引起警觉的是,有些企业假冒知名品牌,这种作法混淆了消费者的视线,其危害更甚。

北京市海淀区有关部门曾经查获一个制假的“纯净水”生产厂。在这里,工人们将井水灌进水桶后贴上各种名牌纯净水的标签,一桶桶“假安吉尔”、“假乐百氏”就诞生了。这些水以每桶1.5元的价格被运走,以5元的价格卖给批发商,然后以13元左右的“正常价格”卖给消费者饮用。这些水的销售渠道多样,甚至有的被纯净水配送站购买后送进超市。

骗子的触角简直无处不在,善良的消费者们除了寄希望于法律、寄希望于执法部门,还要加强自身的识别能力。

(三)知名品牌原来是自来水

水质不达标固然令人忧心,但是如果花高价买来的“来自优质水源”的矿泉水原来就是自来水,那就不仅是郁闷、忧心,而是愤怒了。

【案例回放】“XX牌自来水”

2008年9月,一篇名为《×××,你的优质水源在哪里?》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传播。文中所提到的企业在食品行业中称得上赫赫有名。文章作者称自己潜入这家企业在杭州的水厂“探秘”,结果发现,该企业在广告中宣传的“选取优质水源”的矿物质水原来竟是自来水灌装的。文章一经发布,立即引起轩然大波。而这家企业也不得不在CCTV一档节目中承认,其杭州生产基地所生产的矿物质水确实是用城市自来水经水滤系统过滤净化,人为加入矿物质而成的。更令人吃惊的是,有业内人士披露,用自来水加工生产矿物质水在业内是普遍现象,理由是“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售价仅一两元一瓶不可能用矿泉水等天然水”。

行业造假一旦曝光,紧接着就会有“业内人士”称是“行规”,这似乎已成了惯例,这惯例背后隐藏的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相比于那些直接灌装自来水的黑作坊来说,这些正规企业“造水”程序复杂得多,卫生状况也有保障得多。不过,即使这些企业用自来水“制造”的矿物质水达标,也已经有了虚假宣传之嫌。小作坊造假,消费者尚可抛弃他们,然而,当这些虚假行为出自一些令消费者信赖的企业时,留给消费者的就是寒心和不安全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