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行业关注

孙金栋:“限购药”莫成为“免费广告”

2008-11-10 09:43 来源:三九健康网 

公众都晓得,如今的药品广告,厂家、商家不惜重金,为某个品名药品到处打广告。有些广告词,连呀呀学语的幼童都能随口说来。无形之中产生的广告效应,消费者和医患者几乎是按广告购药或指定医生开药方。

笔者看到11月10日中国网上的一则新闻:北京各药店含麻黄碱成分感冒药每人每次限购5盒。新闻还列举了部分限售药的名单,其中有公众熟悉的新康泰克、白加黑。

据称国家药监局限购的理由是,此类药品含有的“盐酸伪麻黄碱”成分,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出来的,其结构与“摇头丸”的主要成分甲基苯丙胺类似,理论上可以被用来制毒。

这里的问题是三点:一点是,它在单剂药品中到底有多少含量?专家称,大约要数百公斤药品,才能够提取出足够制毒用量的“盐酸伪麻黄碱”。国家药监局是否夸大了它的危害性和实用价值。实践中,是否出现过以成品药提炼制毒的个案;二是,药监部门除了限购,最大责任是在药品生产环节建立麻黄碱原料及复方制剂的“特殊屏障”,限购不是长久的根本之计;三是,从技术层面,厂家应该设法找到无毒而且具有同样疗效的替代品。

列举药品名单限购,犹如出版物和影视标上“少儿不宜”,以及某些涉黄禁书、非法出版物一样,你越说不宜,越说禁书,它越是引起人们的好奇心理,越是吊人胃口,它的销量就越是出奇的好,这正中了出版者的下怀。

指定药品限购,每人每次限购5盒不具有可操作性。人们可以多去几家药品,可以一天多购买几次,可以举家出动购买,在并非实名购药和药店联网的情况下,限购只是骗人的鬼话而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其结果,限也限了,事实没有限住,反而导致限购药品售量大增,暗笑的是厂家和商家。而消费者因为受限购引起的恐慌而抢购,超量购买致使药品过期而浪费钱财。

(责任编辑:龙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