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行业关注

工商对接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对接”?

2008-10-08 14:33 来源:三九健康网 

受到高度瞩目的2008成长论坛(成长论坛即一个以成长型医药企业为主体的行业组织,目前其成员企业已近500家,其中多数为医药制造商。)与特格尔采购联盟(特格尔则是一个拥有320家理事单位和5800家连锁药店的医药采购平台)合作签约仪式近日在东莞隆重举行。会上,百余家连锁药店及精英工业企业在此共聚一堂,特格尔中国药店采购联盟与业界著名的雷允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协议。

成长论坛与特格尔的相关人士表示,通过双方的联合,将缩短医药流通环节,降低产品销售成本,更大幅度地让利于消费者。9月20日的商务合作已是成长论坛与特格尔采购再次联手,早在2006年11月的“杭州宣言”,就已宣告中国成长型医药企业发展论坛作为推动中国医药产业成长的一股力量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其“沟通、合作、发展、共赢”的论坛宗旨纵贯三年岁月,这样的合作对接旨在为医药制造商与零售商提供一个直接对接的商务平台,此举标志着工商对接达到一新高度。

成长论坛与特格尔采购联盟合作签约仪式暨工商对接联谊酒会在东莞隆重举行

(图左为上药雷允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吴铭,图右为特格尔中国药店采购联盟董事长刘丰盛)

医药形势瞬息万变,政策环境在变,游戏规则也在变

在国家连续两年整顿医药市场的导向下,2006年医药行业的关键词是“调整”,2007年的关键词是“回暖”,2008年的关键词,相关专家预测是“规范”。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实施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新的《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以及颁布了药品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的新规定,卫生部的《处方管理办法》等,将促使医药行业从研发生产到市场流通到终端销售都产生相应的调整和变化,进一步规范产业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在国家进一步规范医药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深化医改的大环境下,药品零售经营者们也顺应变化,探寻出为赢利而战的“商业新游戏”——药品品种过剩与连锁终端规模膨胀的不和谐节拍,造就了连锁药店有更多的品种选择范畴,也造就了连锁药店直接对话工业进行产品采购的“话语权”。与此同时,同类产品相互间的市场冲击和挤压,也催动工业下沉终端,注重药店的产品深度维护或直接创造市场。

于是,以“工商对接”为核心的药品直供模式的出现,在2007年成为业内最为响亮的话题。从表面上理解,药品直供是指生产企业与零售药店直接发生合作关系的供应模式,即产品不经过任何其他中间环节,而直接从生产厂家配送到终端药店。实则需要终端有足够大的销售规模,要有很强的统购统销能力,而目前这样的企业并不多。

工商对接不能只是单纯见面,真正意义的对接主要集中于工业和药店的一种深度合作

与以往展会布展的工业企业多数是非品牌生产厂家,展出的品种也多为小品种,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商对接”。而在东莞召开的本次药店博览会,有全国400余家连锁药店和药店配送企业负责人和采购经理、全国300余家医药制造企业、还有200多家供应商参与。规模宏大,会上不乏有知名药企、药店的身影,但是这样的单纯见面,洽谈,究竟又能达成多少次“工商对接”?

展会现场有参展企业告诉记者说,国内的集中采购交易平台一般无法实现“当场交易”,参会的意义只在于收集一些产品信息,待展会结束后再与产品的生产厂家慢慢联系,致使交易成功率下降。会上交流、会后谈判的模式虽然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事实上,有了一个时间上的缓冲,采购的意向就会逐渐变淡,加上同类产品众多,难免挑花了眼,最终就会不了了之。

因此有业内也传出了这样的声音:工商对接,不能只是简单的参展和见面,应该有实质性的突破。

在药店博览会召开的同时,成长论坛与特格尔采购联盟的本次合作,正给予了上游企业和终端药店直接对话的机会,减少流通环节。上游企业和终端药店的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工商的有效对接。

“过去几年中国医药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零售业之间的联盟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当前药店血拼的情况下,成长型企业更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寻找新的赢利空间。” 特邀嘉宾特格尔中国药店采购联盟董事长刘丰盛衷心祝愿通过这次深层次的营销互动,为上述的需求带来新的满足。

“医药是一个朝阳行业,无论中上游的生产商,或是中游的经销商,还是终端的零售商,以及医药研发、医药媒体等,都是产业中的一个生态链,彼此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不断沟通;同时,在良好的沟通、真诚的合作基础上,我们才能迎来积极的、稳健的发展,“沟通、合作、发展、共赢”是中国成长型医药企业发展论坛的宗旨。”浙江维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忠良如此认为。

这次签约仪式的举行,已经将“工商联姻、合作共赢”的局面打开,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这样的合作将会更多、更有效。

(责任编辑:龙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