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行业关注

谁给药品披上了层层“马甲”?

2008-08-05 09:57 来源:三九健康网 

这是一个让人叫好的决定,但又是一个让人不愿意看到的决定。

一个省的物价部门能够开展一次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检查,专门针对医药生产企业采取改换药品名称、规格及包装等形式变相涨价将被重点查处,实在难能可贵,所以我们为其叫好。但此事透露出来的另一面就是,现在的药品换“马甲”涨价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已经到了专项治理的程度,我们当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现实,特别是在郑筱萸伏法一年之后的今天,药品审批之乱象,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实在令人感到痛心。

医药一直是民众最深的“痛”。为了减轻百姓的用药负担,有关部门曾经几十次降低药品的价格,所降药品的幅度之大范围之广一度被大肆宣传,但百姓用药贵、看病难的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原因何在?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了,每一次药品降价之后,降价的药品就马上消失,医药生产厂家将这些药品改头换面后重新定价,换个“马甲”重新上市。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一种新药的上市必须经过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审批。于是,在我们的医药界就出现了这样的奇观,每年国家药监局要受理一万多种新药的报批,而美国这样的国家新药的数量是一百多种。当然,这是前几年的事情了,是郑筱萸主政国家药监局时的一个怪现状。

现在郑筱萸伏法了,原来的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也受到了应有的惩处,但是我们发现,药品审批之乱似乎并没得到根本的遏制,药品改名称、换“马甲”变相涨价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以致于不得不由地方的物价部门和纠风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检查。

要根本解决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绝非易事,可能需要解决包括体制在内的许多问题,但是要求药监部门把好审批关,从源头上解决药品名称之乱、价格之乱,让百姓明明白白买药,应该不是难事,关键就看药监部门的作为了。不管怎么说,让物价部门和纠风部门来解决药品的名称和价格之乱,总有错位之嫌。

况且,这种专项治理多为治标不治本,很难解决根本问题。

(责任编辑:龙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