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普罗米修斯把天火盗到了人间,使人间出现了光明,这位英雄却被宙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残酷折磨,但他永不屈服……这样引来天火的行为在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坎坷的跋涉中也一路闪现。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从8家试点企业的牛刀初试,到后来大家纷纷投身,医药电子商务一路上从来都不曾寂寞。尽管最初的试点工作无疾而终,尽管现在活着的千家网站大都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但是一拨熄灭一拨又起,天火的光芒一直在无数人的瞳仁中跳跃,他们前赴后继,孜孜求生。
2004年岁末,医药电子商务又见“天火”——集成了信息、增值业务、第三方物流的中国民生医药配送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开始运营。这是我国首家按GSP标准建立的专业化、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特大型公用医药物流中心,也是有关部门批准的试点企业之一。
当“试点”二字时隔4年以后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把“天火”是又一次的凌空蹈虚,还是突破医药电子商务困境的可能选择?
“民生模式”新鲜出炉 登陆中国民生医药电子商务网,可以看到该网站里建有“行业资讯、网上药交会、医药商城、名家在线、医药全库、监管直通车”等频道。现在,该平台不仅发布大量的行业信息,还提供了遍及医药制造、医药产品、监管法规、药品信息以及遍布全国的生产、流通信息50余万条。
“中国民生医药电子商务网站的开通将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该网站负责人兴奋的说。据该负责人介绍,该网站致力于供应链的优化、依赖信息服务能力降低医药物流成本,依靠服务于上下游企业而产生价值。
全国做医药电子商务的网站有上千家,很多家提供诸如行业资讯、产品招商、健康咨询等信息。
民生医药配送中心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佘清舟表示,“民生最独特的在于商业模式——即公用型的医药流通商业服务平台,用IT行业的概念来讲就是BSP服务商(商业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从2000年就开始酝酿这种‘民生模式’,到今天还没有看到非常类似的方案。”
“也有一些网站在试点,但是运营了两三年来,效益并不好,很多都存在把商务电子化和电子商务混淆的情况。实际上,电子商务的核心应该是电子为商务服务。民生不光是孤立的电子信息平台,我们力求实现供应链信息全程管理,并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对接及实时监管。通过我们的网站,能够为药品流通企业、药店、医院和医药生产企业提供专业化、网络化的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咨询等增值服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用户通过我们的数据库服务,可以做到以销定产。”佘清舟表达了对于医药电子商务“落地”的寄望。
“有些企业自己建有电子商务网站做物流,但是很多都只是对自身原有仓储设施的升级,并且涉及到制造、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和他们不同,我们是一个第三方的公用型服务平台。”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医药流通成本高居不下,今后我国医药物流发展方向是独立的第三方专业物流。因为企业单一的物流在成本上无法与大型的第三方专业物流相比,且投资较大;其他企业不一定愿意把货存储在别的医药企业中,上下游可能存在竞争关系。作为第三方的民生,前提是既不造药也不卖药,所以一开始就能够保证清白之身,有了公信度,才能发挥公用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民生的野心还不限于此。据介绍,民生将投资了7亿元,拟在汉阳建起面积全国最大的医药配送中心,而这占地400亩的物流中心不仅仅是雄踞中原,还可以辐射华东、华南等地区,以后还将通过加盟或自建的方式,分5大区域扩展到至全国。“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网上的数据资源与武汉物流中心以及第三方提供的数据构建一个行业指数,让它来指导我国医药上下游企业的生产、流通和销售。”
有业内人士分析,民生作为第三方服务平台,将信息服务提供与医药电子商务、物流等环节融合在一起,从而搭建一个全行业交互平台,客户可以完成所有的交易环节。如果实施到位,这将构建一种新型的战略合作关系,使得上下游企业实现了“协同作战”。
不赢利,则死 投身医药电子商务,很多网站都陷入“烧钱”的困境。不能赢利就是死路一条!同样的问题也摆在了民生面前。
“民生什么药都不卖,而是企业租用我们的库位,我们向他们提供有关服务,收取一定服务费,其他收入是一部分广告费、会员费。有的医药网站也提供相关服务,但是我们开放程度最好,有些网站的电话都是屏蔽的。”佘清舟道出了民生的赢利模式。
其实,也有一些网站靠收取服务费生存,但效果并不好。记者从采访中得知,此类赢利模式做不下去最重要的原因是诚信问题。因观念、习惯、社会信任度等,中国的企业对网络并不是非常认可。还有的网站遇到这样棘手的问题:上游企业第一次通过网站找到下游企业,那么在第二次可能不通过网站而直接找到该企业,从而免交服务费。
对此,佘清舟承认的确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比如一家福建的企业和一家东北的企业做生意,离得很远没有实地考察过,是不是就能放心汇款过去?”而民生实行会员制,会员需交纳保证金来保证是诚信产品,这有些是类似于阿里巴巴的“诚信通”,旨在创造一个诚信机制。同时,网站中设有“监管直通车”栏目,药监部门可以从中查阅。“随着《电子签名法》的出台,全国的诚信环境都在改善。”
民生纯粹第三方物流的模式也有着巨大的风险。“习惯了传统医药物流的供应商,能否接受我们这种商业模式是最大的困难,用户对网络的使用习惯,能否从只会开关机转变为愿意到网上做生意,还需要一个过程。另外,就是怎么保证诚信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对于民生模式,国内一些医药电子商务网站的负责人的看法却不那么乐观。有人认为:民生体现了一个方向,但还只是停留在理念上。“因为做医药电子商务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个是要充分依靠过硬的IT技术,另一个是要建立物流中心和高效的配送队伍,才能真正把握终端。而中国医药市场很特殊,大部分药品都在医院销售。说‘搭建一个全行业交互平台,客户完成所有的交易环节’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
还有人提出:“要整合上下游核心企业,打造供应链,就需要企业认同你的理念,同时你也能提供物流的解决方案,其前提是要占有很大份额的市场,才有实力去整合。对于仅在武汉建立了一个配送中心的民生,要想辐射全国恐怕并不容易。介入这块还要一个过程,现在国内相关网站都还只是低层次的运作。”
尽管民生并没有在一致的褒奖声中诞生,其前途显得茫茫难测,但是他们这种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尝试,未尝不是给中国低迷的医药电子商务提供了一种可能。
正如佘清舟自己对民生可行性的期待:“民生能否成功我们也不能绝对保证,其可行性要经受市场的考验,因为它的发展依托整个行业的信息化环境。但是勿庸置疑的是,我们相信酝酿了4年之久的民生模式是成熟的,中国医药电子商务一定会走到那一天。”
(实习编辑:肖晓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