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司长特别强调:医药行业要重视开发利用行业数据库资源,丰富电子商务内涵;推进普及企业内部信息技术应用,构筑行业电子商务基础;要重视企业在行业信息化的作用;面对机遇和挑战,医药卫生行业的科研、生产、流通、使用、管理单位要努力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和企业外部信息化;要大力发展行业、企业的电子业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科技,核心是电子商务;在医药行业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一批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各类专门人才,尤其需要一批既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有信息处理分析复合型人才;行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庞大的系统工程。
显然,医药电子商务的内涵和外延比网上售药宽泛得多。
医药B to B大行其道----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必将成为21世纪经济活动的核心。具有慧眼的商家们从遍布全球的互联网中看到了无限商机,并预测电子商务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中国医药市场网的洪国力先生就是独具慧眼的商家之一。
当CNNIC宣布卫生与健康类网站的评选结果:中国医药市场网作为“优秀网站”,榜上有名,名列第五位时,中国医药市场网www.chinapharmarket.com在B to B电子商务中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多年的经营积累,Chinapharmarket.com网站已形成了包括与医药相关的生产、销售、科研机构在内的国内8000余家、国外2000余家的客户资源,主要提供医药相关产品的网上交易服务——一种准B to B电子商务模式。网站的建设目标:带动90%以上的中国医药企业和国际客商走进中国医药市场。”该公司始创人洪国力先生称,"中国医药市场网专项从事医药市场的开发和信息网络的业务。8年多的经营历程,创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不仅拥有一支极具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技术开发队伍和市场营销队伍,更值得骄傲的是,目前我们已形成了包括与医药相关的生产商、贸易经销商、科研组织在内的国内外的客户网络。面对中国加入WTO组织,企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希望网站能给国内外客商带来更大的利益,希望更多的朋友加盟我网站。"一家名不经传的小企业生产肝胆素的信息,被大洋彼岸捕捉,下4000万元的订单,不啻抱了一个大金娃娃。
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信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信方式来完成。简单的,比如你通过打电话或发传真的方式来与客户进行商贸活动,似乎也可以称作为电子商务;但是,现在人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所以也有人把电子商务简称为IC(Internet Commerce)。
从贸易活动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可以在多个环节实现,由此也可以将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rnet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一直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气呵成。
电子商务需要实干家,不需要理想主义者,更摒弃泡沫。中国的企业信息化的路很长,离开完整的电子商务距离更远。唯其如此,才需要加快信息化、电子商务进程。洪国力先生对“加快”的理解是,与其坐等空泛的“企业上网”,不如“我电子”、“你商务”。对企业而言,“电子”是手段,“商务”才是目的。(上接第11版)医药行业不乏商务高手,但他们对“电子商务”有自知之明:不是一蹴而就的。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医药市场网务实,“托管”是务实的做法。你把我的产品信息、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发布给我的潜在客户,帮我做成生意,就是最好的电子商务。
研究国情保持特色----中国医药市场网没有迎合“企业上网年”的说法,而是务实地针对医药行业信息化、电子化尚有距离的现状,针对大部分企业尚未上网的现状,通过已有网络资源和环境,通过“为他人做嫁衣”的敬业精神,作成了一单又一单生意,让企业体会到“电子商务代表未来贸易方式”的全球经济的无穷魅力;用实践去影响企业介入网络经济。
诚然,几年之内,Internet将改变商务运作模式。Internet可以帮助企业大幅度地降低需求及供应链成本,使企业的客户服务采取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进入新的市场,创造额外的收益,并且重新定义业务关系。如果现在不作好准备,将被淘汰出局。Intel总裁Andy Grove说,五年之后,所有的公司都将成为Internet公司,否则它们将无法生存。
现实是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都知道他们应该怎么去做,但还没有开始去做。这一点很好理解——明白您需要一个与公司其他战略一致的电子商务战略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真正制定出这样一个战略要难得多。当你决定选择了一个战略的时候,你又不太清楚该投资于何种IT基础设施。
所有上述的这些使许多厂长、经理对IT技术充满了畏惧。他们一直在进行着采购、裁员和企业重组。他们可能经常碰到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虽然装入了打包的IT应用程序,实现企业内流程的自动化,并且实现供应链管理,这通常被统称为“企业资源计划”(ERP),但他们仍然对于花这么多钱是否值得感到疑惑。这就是国情。当然还有体制问题。
不面对或者正视国情,不去运作符合国情的电子商务模式,一轰而上是十分危险的。发展电子商务同样需要因势利导,宏观调控。
(责任编辑:黄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