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医院动态

保健公司给人验血称有病 行医者三次易姓

2008-04-11 15:37 来源:三九健康网 

昨日,一家未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保健品公司,因非法行医被查。

现场:

执法者突击检查

4月10日上午11时25分,南宁市卫生监督所医疗机构监督科接到举报后,3名执法人员来到南宁市民族大道金禄大厦7楼,对华源蓝科健康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中心进行检查。

一进该中心,只见几名年轻人围着一名老者,七嘴八舌地介绍产品——蓝色×康在治疗老人血液细胞方面的疾病如何神效。在最里面的一间办公室,坐着十几名老人,正在听一名自称健康专家的人讲课;在外面的办公室,一名五六十岁身着白大褂的女子正在给杨老先生采集指尖的血液,然后放在一台仪器下查看。

现场的一名老者说,他已经参加好几次该中心的“健康讲座”了,每次结束,总有人拉他去做血液检测。他说:“所有人都用那台设备采集血样,我担心被传染疾病,故一直未参予。”由于他未接受检测,促销员一直未能说服他购买产品。因此,为了让杨老先生消费,每次举行“健康讲座”都发给他一张貌似喜宴请柬的邀请函。

怪象:

行医者三次易姓

任何医疗机构采集就医者血样,检验其是否患有疾病,均属医疗行为,除工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外,还必须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派遣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出诊。当执法人员要求正在行医的“白大褂”出示身份证、资格证等有效证件时,她起身要走,但被执法人员拦下,对方见状称要去卫生间。

几分钟后,在卫生间脱下白大褂的那名行医者,出现在执法人员面前。经执法人员再三询问,女子自称姓马。以下是记者与该女子的一段对话:

记(记者):“您是该公司的负责人吗?”

女(女子):“我是一名退休医生,是他们找来帮忙采集血样的。”

记:“采集血样需要相关资质,该中心提供给您了吗?”

女:“没有,我只是帮忙。”

记:“采集血样检测什么?”

女:“看老人的血红细胞是否黏稠。只是口头上说,没有报告单。”

执法人员再次询问女子的姓名时,她改称姓黄。最后,执法人员让她在其填写的“NDI健康体检卡资料”上签字时,她又写出了“王玲”两个字。

健康卡资料显示,接受检测的杨老先生的血红细胞呈串状排列,自由基活动频繁,细胞形态欠佳,建议服用蓝色×康……一执法人员分析说,由此可知,一些保健品销售商的推销方式又升级了——非法帮老人检测,然后称老人患有某种疾病,并推荐他们所谓包治百病的保健品。

现场一老者说,只要接受检测,“白大褂”都建议长期服用该中心的保健品。

消费者:

父母痴迷 儿子“告状”

刚刚花5600元购买10盒蓝色×康的一名老者说,他半个月前购买产品时,因为经济紧张,本想买5盒试试,看是否能治好血红细胞较黏的病,可促销员却强硬地塞给他10盒,他只好从女儿手里借来2000多元。

对保健品痴迷的一对老年夫妇,购买了50盒该产品,共用2.8万元。老人的儿子无奈地告诉记者:“按理说,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如今年迈体弱,应该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但一次购买如此多且有欺骗嫌疑的保健品,我十分反对,但却不好表现出来。最后,我只好把这事反映给卫生监督部门,让执法人员帮我完成一个心愿——退掉父母已经购买的部分产品。”

坦白:

“确实未办执业证”

直到当日中午12时多,见公司负责人仍未提供相关证照,执法人员出具了检查单和整改通知书等,要求该中心停止一切血液检测活动。该负责人坦言:“我们确实没有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也不知道怎样去办,希望执法人员帮忙。”

该负责人还表示,购买他们产品的所有老人,都是自愿,从不强迫。有些近期购买了产品的老人,不想服用后需要退货,只要理由充分,基本都可以。

执法人员说,被检查方在南宁市开展经营销售活动,都要在本地的工商、卫生和税务等部门办理证照,如果对方无法出示,则表示其行为尚属非法经营,有关部门均可查处。

执法人员还说,按规定,“白大褂”采集血液,必须一人一针头,但从现场的迹象看,被采集血液的人不少,却只见一根针头,这有可能传染疾病。另外,南宁市的一些保健品销售机构,利用检测血样的办法促销产品,大都未办相关许可证。

(责任编辑:郎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