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附属玉泉医院性医学科主任马晓年至今还记得,当年壮阳药在中国做二期临床试验时,尽管知道有一半是安慰剂,但要求参与试验的志愿者仍是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大批自称ED患者的人挤在医院门口,甚至把电话打到泌尿科大夫家里的要求“参加试验”。
壮阳药对中国人性观念的刺激是显而易见的。8年前,在“壮阳药”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药品审批程序中,“春药”是争论的一大焦点,这也使审批它比别的药物来得更为谨慎。
马晓年表示,在“壮阳药”之前,我国所有的药都不能提及性功能,只能补肾、壮阳、抗衰老等,比如金水宝、青春宝虽然实际都是针对改善性功能的,但在药品审批时都改了适应症,对性功能的问题只字不提。
壮阳药的临床试验在北京、上海和武汉6家医院进行,共计数千人参与其中。而在开壮阳药的评审会时,有社科院的专家提出,这种药改善性功能,会不会造成性犯罪率上升的社会问题。当时国家药监局还向全国人大、政协以及其他各部委都发了征求意见函,甚至包括妇联、文化部等。
当时的确有许多的反对意见,“我们就很不客气的说,你们知道我们临床上有多少病人,病人的痛苦,家庭破裂。这只是针对病人的普通治疗药物,又不是带来极度性幻想的毒品。”马晓年说。
壮阳药终于还是在中国大陆上市了,但上市后将其归为处方药品管理,并属于较为严格的麻醉药品管理,不让多开,因为怕出问题。当时,各大城市的记者们都乐此不疲地追逐这种药丸一夜之间卖出了多少,似乎暗示着这一夜将上演多少春宵满屋。
北大一院男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志超,至今还记得自己当年开出的第一粒壮阳药:“那个患者拿到药之后,翻来覆去地看,满眼都是好奇。”
壮阳药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市时间比国外晚了两年多,就在这个时间差里,许多人远赴香港或国外购买此药作为礼品送人。张志超笑称,“直到现在,逢年过节,壮阳药依然是男人之间互送的礼品。”
“过去治ED大多是糊弄患者”
“过去,男科医生治疗ED,大多是糊弄患者的。”李宏军1989年起开始从事男科诊疗,当时来医院看勃起功能障碍的病人并不多,患者来看病,医生都会给患者查查血常规、尿常规,95%的患者检查结果都没有异常,“明知道是勃起功能障碍,不用任何检查,但因为没有对症的药物,也只得给‘照章办事’,尽量消除一些心理因素引起的ED。”
张志超表示,壮阳药出现以前,男人不举大多依靠心理和药物两种治疗方法。后者包括在生殖器植入假体、注射血管扩张药物等,既麻烦又危险,注射少了持续时间短,注射多了又会过度充血,几天都不能疲软,最终导致海绵体纤维化,勃起功能永久丧失。
医生无能为力,患者更是难言之隐。一般来了给医生描述最多的就是自己腰疼、肾不好,总是绕来绕去,就是不愿说出自己阴茎不能勃起这一典型症状。泌尿科大夫都表示自己过去的阳痿病人并不多,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对此难以启齿”。有资料显示,中国ED患者平均在患病22个月后才会就医,远远高于国外调查资料的6个月的数据。
而在这无能为力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需求人群。据了解,全球大约有上亿名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阳痿。在中国,10%左右的成年男性受此困扰。据2004年开展的《中国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临床需求及治疗满意度》显示,40岁以上患者高达52.2%。
从这个意义上讲,“壮阳药”是个飞跃,它使患者敢于正视并将自己的困难求助医生。李宏军说,以前的男科医生一天看不上几个病人,而现在每次出诊病人都看不完。 而且病人来了之后也不再羞羞答答,基本能够描述出自己性功能障碍的各种表现,更多的是夫妻同来看医生,这样更便于医生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国患者对壮阳药又爱又怕
中国患者对壮阳药的态度,一直是又爱又怕,“这都与一些‘传说’中的副作用有关。”张志超说,人们对壮阳药的作用也往往简单地总结为“治标不治本”,担心一停药就不行了。张志超曾经有一个病人,每半年来医院开一粒壮阳药,每次过性生活前都拿出来舔一下,认为自己就能够坚挺了。“其实,他这就是典型的心理作用,从药效上看,这一舔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连药片上的糖衣都还没舔开呢。”
张志超指出,壮阳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规范用药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这粒蓝色药片诞生后不久,一份呈给FDA的调查报告引起关注。这份报告统计,从1998年4月到1999年5月,美国共有522人在服用“壮阳药”后死亡,其中大部分死因是心脏病。虽然此后诸多独立研究机构进行的调查都证明,这两者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但“壮阳药”存在的副作用却无法忽视。
“壮阳药之父”穆拉德还曾警告“不顾壮阳药副作用而进行的性生活,可能让人丧命”。
迄今为止,各项研究显示壮阳药可能有如下不良反应:头痛、眼花、晕眩、异常勃起、掩盖心血管疾病、血压降低、永久性阳痿、青光眼和不育。
正如性学专家们指出的,壮阳药过于强调性行为本身,而忽视了男性和女性都是感情丰富、需求多样的主体,因此将缺乏性能力进行简单的药物化处理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另外,人生的各种能力总有高潮和低潮,人为地用药物去扰乱它也不是万全之策。
壮阳药的成本才2元/片
目前售价128元/片
壮阳药的飞跃也使辉瑞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制药企业。在美国上市后第一周,“壮阳药”每天就被开出1.5万张处方,第七周达到每天27万张处方,创下了世界医药史上的纪录。
2000年7月,“壮阳药”正式进入中国。当时,25毫克剂量的“壮阳药”每片销售价71元(如今的数字是100毫克剂量128元/片)。
价格之高也成为壮阳药神话之一,给人以千金难求的珍惜感。然而,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很多泌尿外科的医生都表示壮阳药实际成本价格其实是非常低的,“一片药丸生产价格估计就几毛钱,加上各种相关费用,也不过就2元钱左右,根本到不了现在的100多元,出于对尊重知识产权和药品研发的支持,价格可以适当高一些,但目前的价格对中国消费者而言确实高得有点离谱。”医生们表示。
据相关媒体报道,“壮阳药之父”弗里德·穆拉德领导的团体正在与上海一所大学合作研制“中药壮阳药”。穆拉德和他的团队还采用西方的生化技术测试从中草药中萃取的成分,是否含有硝酸甘油和鸟苷酸环化酶,如何发挥作用。“三五年内中药壮阳药肯定会研制出来。” 穆拉德说。
“希望中药壮阳药的售价,能够更‘贴近’中国百姓一些。”张志超笑着说。
国际三大药厂的三种“壮阳药”
辉瑞万艾可:
美国辉瑞公司研制开发的万艾可于1998年3月27日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2000年7月3日正式获批进入中国市场。该药需饭后2小时、性生活1小时前服用,不宜酒后服用。该药为蓝色菱形薄膜衣片,100毫克剂量128元/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