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行业关注

药品违法广告:在利益与信誉之间艰难博弈

2008-03-18 10:39 来源:三九健康网 

正是利益的驱使让药企不断触碰违法高压线,牺牲企业信誉去博取巨大的商业利益。然而,这场商家利益与商业信誉博弈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有人把药品广告和药品研发比作药企发展的两个轮子,但在我国,由于药品研发投入不足、创新不够、新药研究的质量不高,市场成功的本土品种中,真正的新药极少。企业和商家都无奈地放弃或不再倚重研发,而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都投入到广告这个独轮上,跑偏也就在所难免。

从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违法药品广告公告以来,我国很多知名企业都出现在这张黑榜之上,有些知名企业甚至是年年上榜,次次中招。北京某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分析认为,因为新药的质量不高,所以我国商家推销药品之时,就会着重在扩大疗效上做文章,多数以专家、名人推荐以及假病患现身说法为表现形式。由于打击力度多半是雷声大、雨点小,因此做违法广告与不做违法广告,取得的利益简直就是“天上地下”,于是,商家就不断地将疗效放大、请专家出镜、靠名人效应来扩大知名度,非法和违规药品广告也就屡禁不止。

业内人士指出,做违法药品广告,其实是企业的一种短视行为,损害的是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王恒把品牌比做企业的一个能用来储存无形资产的大木桶,一方面,企业需要靠广告宣传来为桶中注满水;另一方面,如果一旦虚假违法广告被监管部门公之于众,则会加速水的流失。王恒说,有的企业凭着财力雄厚,以为每天往桶里灌水就能保持“高水位”,其实,如果不在品牌自身下功夫,而一味夸大疗效,虚假宣传,这个桶早晚会漏洞百出。比如,当年三株口服液广告做得铺天盖地,同时也赚得盆满钵溢,后来因为质量出现问题,尽管三株的广告一直没有停下来,最终消费者还是选择“用脚投票”,不再购买三株产品,一家大型企业就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了。

不宝金玉

而以诚信为宝

据王恒介绍,一些国内药企在新产品上市之际,投入大量金钱,采取铺天盖地的广告策略,集中在几个月的时间段内不惜一切代价地宣传,以期形成轰炸式效应。而这种广告宣传上的过分夸张,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企业做违法广告可怕,但更可怕的是,面对药品品牌被曝光,更多的企业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无动于衷。

王恒指出,在应对违法药品广告事件上,态度决定一切。面对品牌被曝光,企业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以诚相待,不要掩饰自己的错误。如果担心问题的曝光会影响自己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采取捂着压着的错误做法,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现在很多被曝光的知名企业尚未认识到这一点,基本上均采取回避的做法,而在消费者的眼中,这无疑是缺乏社会责任的表现。

王恒建议,在药品品牌传播推广过程中,应该回归品牌自身,不夸大自身品牌、服务的效能和水准。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

(责任编辑:郎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