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行业关注

审视药品采购 2008集中采购十大关键词

2008-02-26 13:53 来源:三九健康网 

  2008年伊始,随着全国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落下帷幕,药品集中采购在医改试点年的政策调整方向也基本明朗。笔者认为,正确理解以下十个关键词,将有助于把握2008年药品集中采购的发展趋势。

政府主导

  2008年,药品集中采购将进一步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继广东、四川、河南、北京、上海等省市之后,将有更多的省市成立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非营利性药品采购中心,并由政府牵头建立监管平台和非营利性交易平台。营利性的招标代理机构将逐步从招标代理环节中淡出,转而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的技术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招标代理服务费或由政府买单,或由企业交付,但收费标准会进一步降低,企业将真切感受到招标限价收费负担的减轻。

以省为单位

  2007年,全国共有20个省(区、市)的药品集中采购以省为单位进行。2008年,随着北京市等地的跟进,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以市、地为单位的招标将被以省为单位的集中采购所取代。企业需要应对的招标、竞价项目越来越少,但成功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在任何一个项目上失手,都意味着退出这个地区的公立医院市场。对那些志在全国市场的企业来说,没有一个项目输得起,应对招标、竞价项目的压力变得更大。

降价

  2006年以来,降价成为药品招标采购的主旋律。2008年,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依然通过全国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部署,降低药品虚高价格,治理商业贿赂,仍是集中采购的主要任务。招标、竞价以省为单位进行,组织单位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基准价格采集和比较,对药品价格的杀伤力越来越大。企业在任何一个地区降价,都会牵动全国市场,价格防线一地失手,就意味着全线崩溃。既要保市场,又要保价格,是2008年企业应对招标、竞价项目的最大难点。

生产企业投标报价

  招标、竞价以省为单位进行,必然要求生产企业投标报价,减少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2008年,生产企业在招标、竞价项目中的主体作用将更加突出。所有省(区、市)的招标、竞价项目,都会直接面对药品生产企业,同时要求生产企业将中标品种委托给批发企业代理配送。药品批发行业将进一步呈现物流化的转变趋势,具有现代物流配送服务能力的批发企业的价值将在2008年进一步凸显。

两票制

  两票制是网上集中采购对票据管理的必然要求,规范的网上集中采购必然导致两票制的产生。2007年,两票制首先在广东试行,引起强烈反响,不是不该做,而是受制于市场条件,很难做好。网上集中采购需要配套完善的电子交易和信用保障服务体系,仅靠以省为单位招标限价,不可能改变传统的药品流通市场结构和交易模式。2008年,两票制仍会继续试行,但不会成为主流化的集中采购票据管理方式。

同药同价

  2007年,河南省率先实现全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价同药同价,有人不以为然且多有微词。其实,招标、竞价以省为单位进行,只要不允许医疗机构与中标企业进行第二次价格谈判,并按照统一的流通差价率进行顺加作价,就必然导致全省同药同价。2008年,将有更多地区实现全省同药同价。对患者来说,全省同药同价是福音。因为有了同药同价,价格信息将更加公开透明,慢性病患者更容易进行医院药房和零售药店的价格比较,进行药品购买选择。

 零差率

  2006年,《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社区常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北京市率先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进行社区常用药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陆续跟进,缩小了社区药房与零售药店之间的价格差距。2008年,卫生部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医改试点,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较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并通过设立药事服务费、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方式,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药品零差率销售有可能在试点地区全面推行,药品零售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银行信用结算

  2007年,宁波市率先将银行信用结算纳入药品集中采购文件中。上海市闵行区在全市统一招标的基础上,率先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银行信用结算,迈出了改变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结算方式的关键一步。2008年,随着药品集中采购的进一步规范,银行信用结算将被越来越多的地区所接受,供应链融资、结算外包、第三方担保、财政专户担保、网上支付等一系列支付结算方式将开始在药品集中采购中应用,中标企业的回款将获得银行信用保障。

批量折扣

  2008年,批量折扣将在集中采购的合同履行过程中破冰而出。这里所说的批量折扣,是指医疗机构在全省统一的中标候选品种范围内,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集中进行成交确认和合同订立,对中标企业做出单一货源承诺,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进行订单合并,达成企业规定的批量后,企业按照买卖合同明示给予的折扣让利。批量折扣发生在企业出票之后,一般在年终统一返还,无法在顺加作价时扣除,能够在不损害患者利益的前提下,增加医疗机构的差价收入,做大中标企业的销售批量,实现购销各方的共赢,使政府主导的药品集中采购实现市场化运作。即使在零差率销售的条件下,批量折扣也具有相当大的可操作空间,值得医药卫生行业高度关注。

医药分开

  2008年,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分开”将初露端倪。可以预见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分开”不是分家式的机构上分开,也不是托管式的管理上分开,而是将集中采购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结合起来的经济上分开。实际上,将药品集中采购进行到底,实现药品采购的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再加上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差价收入的二次分配抑或零差率销售,能够有效切断医院运行与药品销售的利益联系,在保持医疗机构医药护技业务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实现“医药分开”。将药品集中采购作为“医药分开”的实现方式,将成为2008年药品集中采购的一大看点。

(责任编辑: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