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医院动态

为方便群众就医 钟楼区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素质

2007-08-24 20:05 来源:三九健康网 


     常州晚报消息  11日,钟楼区197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工作的医护人员,参加了“钟楼区社区卫技人员‘三基本’训练考试”。据悉,从今年7月起,钟楼区卫生局和社区卫生行业协会每月都要组织一次这样的“三基本”考试,以促进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学习业务,提高素质。这在全市、全省都属首创。

      为解决市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方便群众就医,我市积极发展社区卫生事业,在用房、经费、政策等多方面给予扶持,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目标,逐步建立社区与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即病人生病了,首先在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若是大病重病,则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转诊到相应的大医院诊治,而康复期的病人再转诊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继续治疗。

  虽然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条件都改善了,但就诊的病人并不多,居民群众不管小病大病还是往大医院挤,这一方面存在观念上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与社区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群众不放心有关。钟楼区社区卫生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孙泰陵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制约实现“小病在社区”、“双向转诊”目标的“瓶颈”。

  为突破这个“瓶颈”,2004年10月,钟楼区成立了全省首家、全国第二家社区卫生行业协会,设8个专业学组,主要负责社区卫生的行业管理、业务培训、行业维权等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上。通过调查研究,他们制订了全员培训计划,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落实学习计划,每月集中考试。2005年,他们与市二院签订了免费培训社区卫技人员协议,成立了社区卫技人员实践技能培训基地,至今已有43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护士和药剂、检验、影像技术人员,到市二院通过为期三个月、半年、一年的培训,回到社区。协会每个月还请几位全市各科专家,到社区为卫技人员讲课、培训。市卫生局也开展了医院、社区“手拉手”活动,轮流派各医院的专家每天到所在医院结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带教社区医护人员。

  所有这些做法,都有效地提高了社区医护人员的素质,并初见成效。7月21日,钟楼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8个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参加了第一次全区“三基本”统一考试,试题都是通过计算机从题库里抽取的,结果,医生平均成绩76.4分,护士平均成绩90.2分。业内人士说,这样的成绩,与医院医护人员的“三基本”考试成绩相差已不多了。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

追踪“医责险”:为何在广州遭到冷遇?

东三省首家台资综合医院落建哈尔滨开发区

京大医院下月双向转诊 四病种免挂号费

(实习编辑 许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