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难觅降价药
“药价确实降了,可我们依然觉得买药难:降了价的药,市场上买不到;售货员推荐的同类药又全是高价药。”哈尔滨市民张淑萍对于“目前药价不停地降,自己买到手的药却越来越贵”的怪现象迷惑不解。
据张淑萍讲,不久前,她想为患了感冒的孩子购买维C银翘片,按照规定,降价后该药价格为0.6元,可她一连问了多家药店,销售人员均表示没有降了价的维C银翘片,只有另一厂家生产的价格为1元的同类药。张淑萍还发现不仅维C银翘片在市场上难得一见,同样被列为降价药的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酵母片等都被商家所称的具有同样疗效、但药价却较高的同类药品取代了。“咱老百姓天天盼药能降价,可没想到降完价后却是这样的结果。”
据了解,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因未感觉到药价便宜,而对国家连续实施的药品降价政策见怪不怪了。
近日,记者在对哈尔滨市的部分药店和医院的采访中也发现,过去一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药品降价令后,一些列入降价目录的药品的确没了踪影。记者注意到,2006年8月3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青霉素等99种抗微生物药品最高零售价的通知里规定:250毫克、12片装的青霉素最高限价为5.4元。但在记者随意走访的哈尔滨市多家规模较大的药店和医院中均没有这种规格的青霉素。此外,该通知里还规定了四环素、庆大霉素等药品价格,而这些药品也基本在市场上绝迹了。记者问一家药店的营业员为何没有四环素和庆大霉素时,营业员解释说一些药厂已停止了四环素的生产。
商家应对降价的新对策:降价药“变脸”为新药
记者采访还发现,在降价药品销声匿迹的同时,同类新药却越来越多。一些药厂为规避国家降价政策,保持药品利润,将降价药改头换面为新药。
哈尔滨某医院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家医院去年实施的一次“新药”采购中,有1000多种国内各药厂生产的所谓“新药”参与了议价。而经专家鉴定,其中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新药只有30多个,其他绝大多数是改剂型、改组方、改规格、改包装,通过“变脸”成了“新药”。这位负责人举例说,当时国内某药厂生产的一种滴眼液每瓶报价30多元,而该医院以前使用的成分相同的另一种同类药品的进价还不到5元。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孟锐说:“药品生产厂家将降价药‘变脸’为新药多是出于利益方面的考虑。国家下调药品价格,药品本身的利润空间缩小,包括制药企业、药品采购公司、医院和药店的收入也随之减少。而最终保证各方利益不受损失的做法只有由生产药品的厂家对一些廉价药品停产或者换包装升价。”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医药行业累计亏损企业1368家,行业亏损面为22.52%,这些企业累计亏损44.63亿元,同比增长27.37%。分析认为,我国医药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与药品价格走低有关,已有30%的临床常用廉价药,由于利润有限,生产企业不愿生产,经销商不愿经销,医院不愿使用,最后退出市场。
综合改革解决“降价死”现象
针对药品降价后即很快从市场消失的“降价死”现象,有关专家认为,我国药品价格的虚高不单纯是价格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政府应从体制上入手,通过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互相配合来综合改革,解决现在药品“降价死”的现象,使老百姓最终得到实惠。
孟锐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只简单地对药品价格进行降低或限制,而应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可由地方政府设立国有医药流通公司,同时扩大消费者对医药信息的了解;或者对于生产降价药品的生产厂家,由政府给予相应补贴,也可以在税收政策上给予适当优惠。
同时,需要尽快打破垄断使医药分离。目前,我国80%的药品是通过医生开处方,由医院药房卖给患者,医院处于药品零售的垄断地位,成为利益集团,逐利主体;医生开方,与个人收入挂钩,促使医生过度治疗、过度用药、过度检查;因医院卖药,以药养医,结果使医疗费逐年提高。
(责任编辑: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