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网 > 医疗新闻 > 医院动态

广州病人多去大医院 大医院抢病人加剧看病贵

2007-07-27 20:30 来源:三九健康网 

  广州越秀区有三级医院21家,大医院不但收治危重和疑难病人,还收治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和康复对象,造成“看病贵”和“看病难”。

    18日,越秀区和天河区向全国人大调研组汇报情况时,讲述了他们遇到的困难。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兰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力、老同志程誌青、傅汉洵等全
国人大代表出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武参与了调研。

    问题一 大医院每日万人就诊

    社区卫生机构乏人问

    据介绍,越秀区内有各类医疗机构411个,其中三级或相当于三级医院就有21家,而每条行政街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越秀区在汇报中说,大医院不但收治危重和疑难病人,还收治了大量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及康复对象。比如去年某大医院日门诊量最高达10669人次,但其中70%是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群众排队看病,浪费时间,造成“看病难”;先进仪器设备用于常见病多发病检测,增大患者经济负担,造成“看病贵”。而社区卫生机构设施落后技术不高,群众对其技术服务质量持怀疑态度而只愿到大医院就诊,浪费基层大量医疗资源。

  问题二 专家社区坐诊断无热情

    反将社区病人带回医院

    越秀区还汇报说,虽然已有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4家大医院对口帮扶,但实施过程中,大医院热情不高,基本上只停留在不定期组织一些健康教育和义诊咨询,接收社区技术人员进修有严格限制。专家坐镇主动性不足,甚至形同虚设,或者反将社区病人带回大医院。

    越秀区有人士议论说,对常见病,社区医院不一定要大检查,可以开一些简单药物,服用后观察一段时间;但大医院的专家通常等不及,习惯先检查再开方。

    问题三 双向转诊变单项转诊

    病人大多转向大医院

    越秀区汇报说,医疗商业保险必须在区级以上医院就诊才能报销的规定、社区用药目录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社区设备简单与医疗技术整体水平不高,及病人长期形成的就医观念等因素影响,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基本上是单项转诊:转向大医院的病人多,转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少。

    另外,同一张记账单看同一种病,在社区只能看30~40元以内的处方,但在三级医院却可以开100~150元。患者手记账单的数量的限制,为了能多开点药,不管什么病都只能舍近求远,到三级医院。

    越秀区汇报说,根据有关优惠政策,比如60岁以上老人免挂号费,但社区医疗机构面对的主要就诊人群都是这个人群,社区卫生机构的收费还要相应下调,许多优惠措施直接影响到它们的运营。

    问题四 医生上门服务涉违规

    社区医疗机构无优势

    天河区则汇报了他们在开展上门服务中碰到的问题——医务人员上门服务不符合《职业医师法》的规定。根据该法,医生在医院注册,只能在医院行医,出了医院如果出现纠纷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全国人大代表陈舒表示,她调研时询问了一家社区卫生中心,他们的家庭病床仅限于换药、推拿,不包括上门打吊针,就是怕出现过敏反应引起纠纷。

    有代表议论,这个问题值得关注,上门服务是社区医疗机构的优势,“万一碰到了假药,可就把医生给害了。”

 看了本文的人还看了:

  · 18岁高中生迷奸女同学致其身亡(图)

  · 女演员张恒遭制片人性骚扰被抓伤(图)

  · 福建男子上网浏览黄网起邪念 强奸残疾女网管

  · 吴彦祖断腿优哉坐轮椅 女友爱相随当推手(图)

(责任编辑:胡江)